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授人以柄,武士道精神 (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春秋第一百一十六年) (1 / 2)
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春天,二月壬子——
郑国和宋国,终于在重重的矛盾的交织下,争当了目前的决战对手,双方在“大棘”(河南省雎县南部)之地,摆开的阵势,开始你死我活的交战。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以郑国为代表的楚国争霸集团,和以宋国为代表的晋国争霸集团,开战了。
也是,有着历史对抗传统的“郑宋对抗”的好戏,再次上演。无论是郑国和宋国,还是宋国和郑国,双方作战,不用做战斗动员,都很兴奋,都很疯狂。
现在郑国的主帅是:郑国的公子归生,但是确是接受了楚王的命令,兴兵伐宋。
宋国当然也不是豆腐捏的,郑国来了,开战,宋国的主帅是:宋国的大夫华元、乐吕。
说实话,根据多年的战争经验,打宋国,郑国还是有绝对把握的。在多少年的争斗中,基本上都是郑国压着宋国狂揍,即便是现在两国都已经衰落,但是决胜的自信心,郑国还是满满的。
因此,在郑国稳定了自己的后方后,在楚国的帮助下,担负了晋国的进攻后,楚国抵挡的郑国后顾之忧。郑国救没有可担心的了,于是就主动的担负起单方进攻宋国的责任,让楚国帮助自己镇守后方,只要是后方不失,也让楚国看看自己是怎么收拾宋国的。
宋国也很奇怪,虽然说总是被郑国压着狂揍,但也从没有服过郑国。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倔强,郑国来了,二话不说,不谈判,不沟通,出兵决战。
所以,我们也许就理解了,当年宋国司马孔父嘉(孔子的先人)的屡败屡战,理解了宋国与郑国不拼个你死我活,就誓不罢休的精神。因为,宋国是殷商的后代,具有高贵的血统,具有高尚的道德规范,郑国才是个势利的新国,借着周王东迁机会,在中原扎根的蛀虫而已。
想当年,宋国的宋襄公发动“仁义战”,虽然被楚军打败,但是毕竟楚军胜之不武,失去了以前作战规矩中,那些勇士们和战士们,应该遵循的决斗精神。因此,楚国的胜利,也是令宋国人感到蔑视的。
“仁义和道德”的大旗,根深蒂固的扎在了宋国人的心中,竟然在这场战斗中,再次的演绎了令人忍俊不止的三段小故事,就让我们放松一下,一段段的分别简短讲述一下。
第一个故事,就是“授人以柄”。
根据这个成语的解释:就是指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自己的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在这次的战斗中,宋军就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授人以柄”的好戏。
宋军的大夫狂狡,参加了这次的作战,“狂狡”的名字很牛皮,因为听起来很厉害,好像是:“很狂暴和很骄傲”的意思,一个在战场上能够很狂暴和很骄傲的战将,不是杀人无数,就是立功赫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