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秋”记载的一封信(鲁文公十七年,公元前610年 春秋第一百一十三年) (1 / 5)
转眼间,《春秋》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了。
自从“新城之盟”之后,晋国已经牢牢的抓住了中原诸侯国,重新恢复形成了与楚国对抗的局面,不过这次楚国采取的武攻文治,而晋国采取的文治武攻,一个以武为主,一个以文为主。
上次鲁文公十五年,在以晋国为首的诸侯国,一起征伐齐国的“扈地”之盟的时候,各国首脑都纷纷前来,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盟会。不过,这里其中有一个细节,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自从晋国的晋灵公登基后,所有晋国所主持的会盟,甚至包括重大的“新城会盟”等等,都是由晋国的赵盾所参加的,而晋灵公都没有参加。
因为,晋灵公当时年幼,所以没有参加。
现在,成长起来的晋灵公,终于以国君身份,第一次的参加了“扈地”之盟,在这样一次盛大的盟会上,也算是这个新国君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第一次“灯光秀”。
晋灵公感到很过瘾,很有成就感。
于是,在鲁文公十七年,宋国出了内乱后,**军再次征伐宋国,并达成了一种双方的“诡异”的默认事实后,晋灵公再次亲自在晋国的“黄父”城邑进行阅兵。
之后,晋灵公就带着晋军再次的来到了“扈地”,一则想借着给宋国谈判的机会,想再搞一起诸侯的会盟。二则,想帮助鲁国继续征伐不断找事的齐国一下。
鲁国没有赶到“扈地”参加与诸侯的会盟,因为此时鲁文公正在国内组织应付齐国的入侵边境行动,也准备接待后续诸侯**部队的繁杂事项。
宋国和卫国都来了,郑国和陈国也来了,但是没想到,在这次的会盟中,晋灵公故意的拒绝和郑国的国君郑穆公见面,这在政治上,是一件很大的事件,标志着两国关系的走向。
晋灵公为什么拒不接见郑穆公呢?
这都是因为郑穆公当年尴尬的身份,以及后续的降楚,所导致的。
郑穆公在当公子的时候,是依附并居住在晋国的,当年晋国约着秦国进攻郑国的时候,他就在晋国的军营中,秦国被郑国的烛之武一顿忽悠后,撤兵回国,导致两国彻底的翻脸,而郑国为了让晋国撤兵,就是承诺让郑穆公当太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