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退避三舍,晋文报恩(鲁僖公二**,公元前632年,春秋第九十一年) (1 / 3)
(2)退避三舍晋文公报恩
楚国令尹子玉带领的楚军与晋文公带领晋军面对面的碰到一起。
晋文公马上就命令晋军压住阵脚,看着黑压压的楚军列阵,晋文公紧皱着眉头,开始命令晋军有秩序的缓缓向后撤退,要知道,两军对阵后的撤退,是非要需要技术的,如果控制的不好,很有可能被敌人利用或者造成失控的局面,将撤退变成溃败。
所以,一般来说,两军列阵后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是不能随便撤退的。
晋文公下令撤退,让晋军的将领们感到十分无奈和不解,纷纷对晋文公说:
“大王,我们为何撤退?
现在是国君你带领着我们的晋军,而楚军是楚国的令尹子玉带领,我们是君王领军,楚国是大臣领军,这就是级别不同。
即便是按照军礼,如果非要有一方撤军,也应该是大臣领军一方后撤,以回避君王。现在倒好,我们是君王回避大臣了,对于我们这些军人来说是耻辱啊,我们感情上受不了,我们想浴血奋战,战死疆场。
再说,楚国的军队已经出征很长时间了,劳军远征,士气已经没有了,我们是威武之师,胜仗连连,所以,为什么要撤退?”
晋文公微笑着不说话。
身边的晋文公的舅舅子犯,非常明白自己这个外甥国君的意思,看着军官们一副焦急的样子,就哈哈大笑,对着军官们说:
“晋国的勇士们,虽然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今天不一样——”
军官们一听就愣住了,纷纷住下七嘴八舌的嘴,安静的听着子犯的解释。
子犯说:
“俗话说,师直为壮,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是出兵打仗,气直理壮的就能够士气高涨,如果理屈的,就会低声下四,没有的骨气。这并不是用出兵的时间长短所决定的,时间长短只是体力上的,而不是精神上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