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文公的“泼风刀”(下)( 鲁僖公二**,前632年,春秋第九十一年)
(2)退楚、解宋围
此时,正当晋国享受胜利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宋国派来的求救官员,他们宋国首都看守大门的门尹般,宋国危急,楚国包围攻打宋国的国都,破城在即,请晋国快出兵相救。
晋文公说:
“现在宋国来告急了,不救他们,就是断绝关系。目前的状态来看,按照原来的计划,就是要求楚国退兵,也不太现实。
直接攻打楚国,也不太好,毕竟人家楚国对我重耳有恩情,就是开战,也要让楚国率先开战,再说,即便是我们要和楚国开战,恐怕齐国和秦国也不愿意拉开战幕吧!”
怎么办?
还是先轸说:
“不要让宋国大张旗鼓的向晋国求救了,让他们向齐国和秦国求救,而且要带着重礼前往,这在样一来,根据常识,齐国和秦国肯定会派人要求楚国退兵,维护世界和平,这个光荣的名声送给他们。
然后,我们就对外公开的宣布,晋国逮捕并羁押曹国国君,同时为了感谢当年宋国对晋国君王的帮助和恩情,将我们占领的曹国和卫国的土地送给宋国,所以楚国为了曹国和卫国,肯定不会答应齐国和秦国的退兵要求,因为如果退兵的话,宋国不但没受到伤害,反而会因为得到曹国和卫国土地更壮大了,而且楚国会失去卫国和曹国这两个同盟国。
这样一来,楚国坚持不退兵,就和齐国、秦国之间产生矛盾而结下怨仇。
然后,我们在主动的联合秦国、齐国,三国一起出兵讨伐楚国,这样就等于把齐国和秦国拉上了救宋的战车,我们也可以师出有名,你看看这样做行不行?”
晋文公非常的高兴,对这个智勇双全的大将十分的喜爱,连连点头,然后就按照先轸的意见扣住了曹君,然后大张旗鼓的对外宣称,准备将已经攻取的曹、卫两国的土地分给宋国,算是晋文公对宋国的报恩。
私下,晋文公准备了贵重的礼物,让前来求救的宋国门尹般带着,再次前往齐国和秦国去求救。秦国和齐国此时都是晋国的盟友,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来调和国际纠纷,于是分别派使者带着信函到楚国说和。
楚国楚成王此时已经驻扎在申地,指挥着楚军围攻宋国国都,得到了齐,秦两国的和平斡旋停战信函后,楚国正在犹豫如何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时,又知道了晋国要送地给宋国的消息。楚成王思来想去,终于想明白了这里面的意思,楚国若是坚持围宋,可定会招惹秦国和齐国,再加上晋国,三个国家一起出兵,楚国是抵抗不了的,曹国已经不行了,卫国国内反楚势力强大,鲁国已经是自身难保,如果楚国再坚持下去,肯定会出现不利局面的,这次北上的征伐算是结束了,楚成王非常赞叹晋文公的智慧,决定撤兵。
楚成王命令原本跟着鲁国带领下而驻扎在齐国榖地的楚国大臣申叔,赶快撤回楚国,放弃与齐国的敌对关系;让令尹子玉撤离包围宋国首都的部队。并且,为了做通子玉的思想工作,专门派人对子玉当面传达楚君的撤兵意见。
晋文公利用攻击卫国,消灭曹国的手段,一举解除了楚国对齐国和宋国攻击,可谓最早版本的“围魏救赵”之计策,非常的巧妙。虽然楚成王决定撤离对宋国的包围和攻击,没有让局面进一步的恶化,可是晋国的横空出世,自然是给楚国重新设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这对于前线组织包围战的令尹子玉来说,很是十分愤怒,宋国的国都已经是危在旦夕了,在坚持一下,就能获取重大胜利,此时撤兵实在是太可惜了。再说,晋国已经掺和进了对抗楚国的局面里了,虽然说双方还没到撕破脸的地步,但毕竟会有一天当面碰撞,楚国和晋国必定要决战一场。
既然这样,还不如趁此与晋国决裂,决战一场。
这就是国君和大臣的思考角度不同,国君要的是安全第一,胜利第二;而子玉要的是胜利第一,安全第二。
否则,楚国要进军称霸诸侯的路程会很漫长的,于是,在这样的一种机缘巧合的状态下,在这样一种机会和条件下,楚国和晋国终于暴打了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