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流浪者(过宋)( 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春秋第八十六年)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伟大的流浪者(过宋)( 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春秋第八十六年) (1 / 5)
        (3)宋襄公礼遇重耳

        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

        重耳,内心带着极大的羞辱,愤然离开了曹国,前往宋国去寻找机会。

        这一年,正是宋襄公与楚国在“泓水之战”中展开殊死的决战的那一年,宋襄公高举“仁义”的大旗,没有对楚军半渡而击之,导致了宋国的大败,损失惨重。

        宋襄公大腿上被楚军射中一箭,已经带了重伤,郁闷的回到了国内养伤,在宋襄公眼里,北方的齐国趁机攻打宋国,已经是不能再友好下去了,而楚国成为了死敌,重新巡视目前的国际局势,宋襄公发现在西北崛起的晋国,才是下一个更好的联合对象,联合晋国,共同抗楚,才是宋国称霸的出路,看来最近宋襄公终于开窍了,楚国射他的那一箭也没有白挨。

        此时,宋襄公见到重耳来到了宋国,这就是个机会。

        目前,晋国的晋惠公身染重病,太子圉跑回了晋国,重耳放弃了在齐国的安乐窝,再次的进行“联络式”的流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其实,公子重耳之所以要前往宋国,也是他与宋国的大司马公孙固的关系很好,公孙固听到重耳要来,就对宋襄公说:

        “我的大王,机会来了

        晋国的公子重耳流亡在外,能够做到长幼有序,从善如流,一点也不厌倦。他把狐偃当成父亲一样的对待,把赵衰当成师傅一样的对待,把贾佗当成兄长一样的对待。

        狐偃是他的舅舅,为人贤惠而有智谋。赵衰是为晋献公驾车的赵凤的弟弟,富有文彩而忠贞不二。贾佗是晋国的贵族,出身公族,见多识广而态度恭敬。

        这三个人,对重耳的决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公子重耳甘心居于三人之下,每当有大事和行动的时候,就咨询这三个人,从小到大都不厌倦,这就可以说是有礼了。如果与有礼的人交往,一定会得到福报的。

        《商颂,长发》说:汤降不迟,圣敬日跻。

        意思就是说:我祖汤王的诞生正应天时,他的圣明庄敬一天天提升。这可是描写我们宋国老祖宗商汤的诗歌,其中的“降”,就是礼贤下士,有礼为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