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李恭儒 (1 / 15)
午间暖日高高挂起,下方是虢州城城门。
暖阳斜在城墙上高耸的塔楼,像是给塔楼镀上一层晕黄,四周高山夹携着城池,座下宝马蹄前的那一条大路直直的延伸到尽头城门,巍峨壮丽。
童月纱告诉他霍难之前被关在潼县大牢,但已被刺配千里之外的太原,出发已有十几天了,算来差不多是刚遇到叶环那几天。
宋朝刺配之刑仅次于死刑,罪不至死的犯人大多结果都是流放刺配,刺配路途按罪名轻重而定,有本州、邻州、五百里、一千里、更甚的三千里。但超过千里的刺配却只有不多的人能真的到达,其余的无非是在路上病死累死,或者被杀死。
一般的流犯仅有两个官差押运,而刺配最远路途可跨越大半个宋朝疆域,两地可相差两三千里,这苦差事不但苦那犯人,也苦那两个官差。
有些官差不愿长途奔波,变着法子的想害死这流犯,更有的走了几里就在一边无人的地方结果了这流犯,然后回禀官府这犯人因什么意外死了,哪怕事后官府追究起来,也有办法胡混过去,总比一路跋涉千里要舒服得多,所以大多押送流犯的官差心里其实都盼着这流犯快点死,好让他们卸下担子。
正因这样,所以若是有家底的人家里,有人犯大罪被刺配千里,都会打点松动一番,好让那官差不至于害了流犯的性命。
至于那种得罪大官的重罪刺配犯,那就更不同多说,稍稍动动手指就能让这种流犯死在路上,还死的干干净净,再也找不到一丝痕迹。
甚至于说,这种重罪刺配犯,他能活着到地方才是奇事。
而霍难正是这种刺配犯,而且还比他先出发十几天,这时间走出关中已绰绰有余,甚至已来不及救出他了。
但赵崇景还是要在虢州休整查问一番。
只因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关中通往太原只有一条路,而虢州城就在这条路上,而这条路上的各座大山,就是瓦窑寨的地盘,本来他也不必怕瓦窑寨,但崔福已领兵攻打瓦窑寨,恐怕官兵现在就正在这大山的某处与山贼交战,贸然穿越恐怕耽误的时间只会更多。
赵崇景看着眼前虢州城,乱成细麻的心终于稍稍定下来了一些。
一条大路沿着城墙内侧而开,在城墙拐角尽头转弯,像是绕着城里一圈,石砖街道岔开大路分开城市,将正正方方的一座城分成许多块,对着城门的这街道比别的街道要大一些,商铺也多一些,现在天色还早,街上的商贩都大开着大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