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丈夫的义务逃不掉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丈夫的义务逃不掉 (1 / 5)
        服装厂在陈寿亭的主持下,很快就达到了开工生产的要求。

        他毕竟是纺织印染行业的专业行家,所以对于布匹的合理裁剪,合理利用,他是再清楚不过了。他驾轻就熟的规范了所有生产环节的规章制度,杜绝了生产环节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浪费行为,进一步地压缩了每件军服的成本。

        并在我们张二爷的“合理化”的建议下,采取了流水线作业(其实是张二爷恬不知耻的剽窃了他前世的经验)。更使得服装厂的效益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由于女工都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也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妇女人人都会针线活吧!所以,生产时几乎没有废品出现。工厂很快就基本运转正常了。

        但,跳脱的张二爷,恨不得一口吃个大胖子,又提出了扩大规模增加品种的建议:

        “服装厂必须再上一条新的生产线了!”

        这其实是张二少爷的借口。张二爷本来来到上海,就想给他的美人儿三姨太配上性感的丝袜,好满足他的恶趣味。

        可是这货询问遍了上海滩的所有洋行,愣是没有人知道尼龙丝袜到底是什么东西。

        其实也不怪这货把前世记忆搞错了,民国时期确实有尼龙丝袜了,只不过那是在民国时期的1937年,杜邦公司发明了尼龙纤维以后的事了。而现在是1914年,尼龙的发明人还在上学呢!

        大失所望后,我们的张二爷并没有放弃他的恶趣味。这不!这货为了给他的女人配上丝袜,竟然另辟蹊径,执着地硬是从英国商行订购了一批精细丝袜针织机。

        (这种针织机是15**,英国人威廉姆.李(WilliamLee)发明的手工针织机,用以织制毛裤;1598年改成可以生产较为精细丝袜的针织机,从而彻底改变了袜子手工制造的历史。实现了可以大批量的机器生产了。)

        当然现在还没有尼龙丝,所以只能用棉纱或真丝代替了。这货就假公济私的派自家的南方商队,从中国江南广大的养蚕地区,高价收购了大量的变异蚕茧抽出无色的透明蚕丝。(正常的蚕丝都是米白色的)

        (变异蚕丝,就是蚕在环境突变或温度改变的情况下,吐出的非正常颜色的蚕茧。而这些变异蚕茧在古时就有,因其产量及其稀少,没有什么商业价值。所以人们一般把这些变异的蚕茧当废品挑拣出就扔弃了。)

        这种变异真丝虽然稀少,但我们的张二爷愣是用高价的银弹攻势,搜刮到了足够给自己家里的四个女人,织几双高筒袜的透明真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