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申请留校 (1 / 4)
总算是到了这一天。
从五年前重新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历经整整五年后,张智通过了他的博士论文答辩,终于取得了他梦寐以求的博士学位。
他立刻开始他的下一步计划——以人才引进的方式,申请留校。
发达开放的海东市,是国内各类人才的重要聚集地,符合海东市人才引进条件的,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尤其是国外留学回来的各个行业的海归人才,绝大多数的就业目标城市都是海东市。
在这样的人才环境中,没有任何国外学习经历、年龄也已经超过海东市人才引进政策规定的四十五周岁上限的张智,如何才能让自己从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留在海东市进入高校任教,一直是张智计划的博士毕业后想要的最理想的结果。
海东市高校众多,国内知名学府也不在少数。但他认真分析权衡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后认为,最有希望达到自己目的的,就是申请留在母校。
尽管他已经向导师田东晟教授表明了自己留校的愿望,田教授也已承诺积极向学院予以举荐,但张智对自己申请留校所具备的条件,并不敢抱有绝对的把握。
由于自己的年龄,以及自己属于委托培养性质的博士学历,加之还有其他一个又一个不能不考虑的因素,所以,此次申请,他只能成功。因为他清楚自己已经几乎没有了如果失败再来一次的资本和机会。
因此,他不能让自己因为准备不足,而产生任何的疏漏,导致功亏一篑。
他一遍又一遍地设想着申请留校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考虑从不同的渠道,尽可能地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周全一些。
递交申请前,他放下眼前的一切事情,抽出时间专程从海东去了趟南京去见甄福喜,希望从甄福喜当初办理人才引进的经历中取得一些经验。
“现在面对大批的回国人员,国内的用人单位早已经过了看到海外博士就眼睛发直的阶段。特别是一些名牌大学,眼界也是水涨船高。比如我们学校,几年前来校的海外博士,一般都能作为引进人才享受相关的待遇,但是从二〇〇七年开始,每年都有一批海归博士来了以后,享受不到这个待遇了。”甄福喜说。
“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985’的湘江大学二〇〇七年的时候,一共收到了四五十份来自海外的求职简历,但最后也就接收了二十人。而且,学校还要考察他在国内的学习情况和在国外的研究情况,如果觉得他的水平跟国内的博士差不多,也不会给什么特殊的待遇。”张智说。
“对呀。所以,对于留校,你不用太担心跟那些海归们比。况且这段时间炒的很热闹的那个唐骏的假博士文凭,也让许多海归的含金量大打折扣。有这样的现实背景存在,这个时候,你在国内取得的博士学位,并不一定就是劣势。”甄福喜鼓励张智。
“说起这个唐骏,我只是多多少少听说过被称作‘打工皇帝’,但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还真的不太清楚。”张智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