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项目招股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项目招股 (2 / 4)
        “你们说,**的上市模式能否拷贝?”马涛的话题绕的很远,但离他想要到达的目标却很近。

        “不是有人说吗,俞敏洪是从一个插秧能手,经过三次高考才上了北大西语系,被老婆骂成废物,从中关村刷小广告的培训作坊干起的。但如今已经拥有两亿美元个人资产和十亿美元集团资产。这样的经历,简直是神话。”邹东明说。

        “一个考gre的男生说,一天两百个新单词的任务量,面对着学校的围墙拼命地背得快吐的时候,一想起**的老板只要努力就能从小人物变成牛人的这个成功榜样,立刻感觉自己能推倒眼前的那面墙。”张智说。

        “兄弟我不背单词也想吐啊。他成功的榜样是**老板,我现在追求的目标,就是怎么能够让勤凯大大小小的股东,投入的五万元变成五十万元。”四人中,马涛年龄最小。

        “老第我一腔热血过后,压力太大了。勤凯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也绝不会原地踏步。所以,现在必须要借助外力。”马涛又说。

        “你这是等着让你郑宇兄拉兄弟一把吧。”邹东明笑着适时地发话。

        郑宇说:“其实,和想像中的企业家都雄心万丈不同,国内许多企业的远景确立与战略规划水平,都达不到比较清晰明确的程度。这就意味着,企业不知道自己应该努力创造出一个怎样的将来。”

        郑宇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对马涛却是另眼高看的。一段时间的接触下来,他已经了解到马涛对勤凯的未来是有着极其明晰规划的。

        一个例子足可以说明。

        现在的勤凯公司,每年在产品创新的资金投入上,已经达到了公司营业额的8%—10%,这样的科研投入,在新兴的高科技企业里都是比较高的。

        而且,为了奖励在创新活动中做出贡献的员工,勤凯公司还制定了自己的《产品与技术创新奖励办法》,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仅在二〇〇六年,表彰奖励大大小小的创新成果就有27项,奖励总金额达到36万元。

        “我下一个目标,就是想拥抱现代企业制度和股市。”马涛一副迫切表明自己心迹的模样。

        邹东明有意识地问道:“下一个目标,你第一步准备怎么走?”

        “尽快实施年产2550万件减震元件生产线项目。”马涛说。

        “详细说说。”郑宇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