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雄心马涛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 雄心马涛 (3 / 4)
        “西城市委、市政府重视科技发展的决心打动了我。眼下,在西城市的数家高官科研院所,都已由事业单位改制为科技型企业。性质变了,我们的科研和经营思路也要随之改变,要在体制机制转换、创办高科技工业项目、促进我们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好好做些文章。”

        林院长帮助马涛分析不同地区的优劣。

        “西城高新区的创业中心是国家级创业中心,创业环境不错,西城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国五十多个国家级高新开发区中的排名,也是不错的。勤凯公司这几年在海东的发展,已经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如果我们将勤凯公司转战西城,不仅可以享受到比沿海城市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经营成本将大幅降低,并且,后续的发展也是有条件支持的。”

        马涛同意林院长的分析,觉得回西城发展不是不可行,但他坚持认为,勤凯公司这几年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有曙光院强大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就是得益于公司设在了海东,这就像曙光院走向市场的一扇大门。如果一开始就将勤凯公司设立在西城,勤凯公司绝不会有今天的发展。

        “林院长,咱们在海东购买的那五十亩国有土地使用权,对勤凯公司这样的生产性科技企业来说,就是拥有了天时地利。”马涛两眼放光地说。

        “咱们不能为这五十亩土地所累,你想想,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成本支出。”

        林院长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

        马涛觉得自己的坚持有点不切实际了。不过,这段时间他已经孕育出了新的想法——他既要按照林院长的指示,把公司转回西城,但他也不打算放弃他已经开垦出的那一片沃土。

        马涛孕育出的新想法,源于他对一件事越来越感兴趣。

        这件事是他和邹东明在饭桌上聊天时谈到的。

        那是在春节后海东一家公司成功在a股上市的答谢宴上。马涛和邹东明应邀参加,两人坐在了同一张桌上。

        他们聊天的话题,自然离不开举办答谢宴的这家金融股上市公司。

        “现在正是他们这类公司风头正劲的时候。”邹东明说。

        “现在最活跃的就是金融股和能源股,前几年产生的比尔·盖茨效应要成过去时了。”马涛说话的眼神透着许多想法,“在福布斯最新的全球2000强上市公司中,中国的公司有一百三十多家,比去年增加了二十多家,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今后,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企业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