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处处危机 (3 / 4)
“现在好像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中国和美国发展科技的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
父亲先引出了家常话以外的话题。
“是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科研重点在自然科学方面,尤其是工程类学科。而在美国,他们的科研方向比较注重人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张智接着父亲的话题说。
“重视自然科学没有错,但不能远离市场。当年鼓励你学化学,就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就像我这些年来一直跟你强调的,你们曙光院的科研课题应该怎样更多地去和市场对接。还有,你像小亮这个专业也是,不能完全脱离市场。”父亲念念不忘当年让自己的儿子学化学专业的初衷。
“这几年,我通过协会接触到不同渠道,发现许多国内的投资人,大多关注的是那些为军事和现代商业活动提供支撑的学科,但在国外,你比如说美国,他们在投资中就比较偏重于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些方面。”
张智在这个饭桌上是承上启下的角色,他要尽量利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表看法,为的是不能让饭桌上的话题冷场。
“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发展重点、发展理念是什么。”
听到岳父的这句话,旁边的靳小亮停下手中的筷子,认真往下听。
“美国毕竟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其他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现在的发展重在建设,而美国已经开始进入一种更高的发展阶段,所以,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重点和发展理念。但是,过了若干年以后,你刚才说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这些学科,国内也会慢慢重视起来的。说到底,是因为发展阶段不同。”父亲的这个观点很新颖。
靳小亮在凳子上挪动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点了点头,表现出对这一观点非常认同。他把脸转向右边看了自己身边的张婧一眼,然后放下手中的筷子也加入了谈话。
“可能就是发展阶段的问题吧,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模式也能说明这一点。现在,学校根本不注重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潜能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只考察每个学生学到和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看重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靳小亮在眼前的这个饭桌上,虽然外表看上去显得有些稚嫩,但他可是国内最着名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并且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面对比他的资历和阅历都深得多的岳父和妻哥,谈吐自然也是非同一般。
张婧也插话了:“我那博士论文不就是那样嘛。为了论文,辛辛苦苦做了几年的实验,实验做完了,论文写出来了,答辩也通过了,学位一拿到手,那论文恐怕就再也没有人过问了。你说它是成果吧,它就是成果,可这个成果,没人在意它能不能向市场上转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