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心有旁骛 (3 / 4)
“对。”周总接着道,“所以说,一些对发达国家来说已经不那么先进的技术,对提升我们的资本积累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产业结构的高度,却有着巨大的作用,引进这样的技术,要比我们支付高额经济代价去进行‘二次独立开发’经济得多。”
周总的观点很明确,他的话,对曙光院全年科研工作的定位是有着建设性作用的,所以,参加讨论的其他职工代表,没有人愿意轻易表达自己的态度。
看了看大家的反应,周总继续说道:“当然,那些在目前非常需要、又购买不到的关键技术,我们肯定是要靠自主研发了。但前提是,我们一定要对这些需要自主开发的技术,进行科学和严谨的论证,要和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结合起来,进而确定我们自主研发的方向。”
“周总的分析针对性很强。目前,我们在大多数领域,远离技术进步的前沿,外国公司也不会把最先进的核心技术转让给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付出较低的代价,吸收和利用那些先进技术,从而节省昂贵的研发费用和时间,加快我们的技术进步步伐。”博士杨越积极发言,让人明显感到他比以前自信了许多,已经不像刚毕业回来的时候那样。
张智对这个曙光院眼下唯一的博士的看法是:这个博士,会学习,擅考试,出论文的速度也很快,可是,曙光院包括自己在内的其他几个副总工程师,都是在岗位上干出来的,只有这个杨博士,是靠着“博士”二字才当上了副总的。
张智对周总和杨越的观点没有明确的倾向性,况且,这种相对宏观的话题,泛泛而谈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同时,考虑到自己这几个月又不在院里,他不打算发表任何看法。
可林院长偏偏就点了张智的将:“张智也谈谈,你现在了解的应该更多一些。”
张智心里没有准备任何腹稿,只好借协会的具体工作,说了些模棱两可的话。
“这几年负责协会的工作,在海东待得时间相对多一些,海东是目前国内最为开放的地区之一,在海东,感受最深的是,一个城市的开放程度,对这个城市的发展有多么重要。城市开放了,市场也就开放了,这就会带来不同产品的高度流动。”
说到这里,张智意识到自己的话题绕的太远了,就赶忙往讨论的主题上去靠。
“产品的流动是技术扩散的一个重要渠道,就好像古代的丝绸之路,把我们老祖先的先进技术扩散到欧洲一样,外国产品的进入,同样会不可避免地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管理经验、营销技巧也带到了国内。”
张智的这番话,显然是符合刚才周总和杨越的观点的。不过,他的发言落脚点却不在这里。
“但是,现在协会下面的企业普遍反映,越来越多国外的企业在向国内推销他们的产品的同时,对涉及技术输出的环节,是严格把控的。”张智最后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