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名门之后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名门之后 (1 / 3)
        张智的母亲是银城东南街小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她的家世可不一般。

        母亲名叫杨淑贤,有姐妹五人,除了老二定居在成都,其余姐妹四个都住在银城。每年春节回银城,张智都要和朱墨到三个姨家去拜年。

        跟张智的几个姨见过几次面后,朱墨的脑子里就老是盘旋着一个疑问。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她问张智:“你那几个姨为啥长得不太像亲姐妹呢?”

        “是吗?我怎么没看出来。”

        “多明显啊,看脸型还有身材,我觉得大姨和四姨是一个类型,二姨、小姨还有咱妈是一个类型。”

        张智没有对朱墨的分析作出回应。朱墨也就悻悻的没再问过。

        有一年过年,又去大姨家拜年。大姨家住的是平房,因为天冷,两个老人年纪也大了,大姨的儿子就把一个灶口四周留有宽宽的灶台的大煤炉,搬到了大姨和大姨父的卧室里,好让他们一边取暖,一边在卧室里就可以熬点粥什么的,也不用大冷天的往屋外的厨房里来回跑。

        朱墨和张智来了,就被大姨和大姨父让到了卧室里,四个人围坐在炉灶旁,伸手烤着火拉着家常。

        大姨说:“年纪大了,觉少了,每天我跟你姨父凌晨两三点就起床了。”

        张智问:“大姨,那您和姨父这么早起来都干点啥呀?”

        大姨说:“我围着炉子烤火,看着熬点稀饭,你姨父人家每天要忙着写书呐。”

        张智问:“俺姨父写的什么书?”

        大姨说:“红楼梦。”

        “啊?大姨父,真的吗?”朱墨睁大眼睛看着姨父。

        大姨父已经七十多岁,清瘦的面容十分的平静慈祥,给朱墨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老人退休前在银城市文联一直从事文字工作,他知道朱墨在西城日报当记者,就接着大姨的话说:“我是在写红楼梦。要说,这也是老生常谈。大家不是都说,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不是出自曹雪芹之手,而是高鹗续写的。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到底有什么不同,时间一长,就想自己试着写写后四十回。”

        朱墨登时肃然起敬:“大姨父,原来您是个红学家呀。”

        “红学家可谈不上,就是喜欢。”说着,大姨父从藤椅上站起身来走到书桌前,拿过一摞稿纸给朱墨看,说是他拟写的大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