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南疆之行(三)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南疆之行(三) (2 / 4)
        这里不仅种植陆地棉,而且能种植长绒棉,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解放初期,新疆只有棉田多公顷,总产10万余担,种植的主要是草棉和部分混杂退化的陆地棉。

        农业专家田苗对新疆的农作物发展史如数家珍。

        到1959年棉田发展到14万多公顷,总产114万余担,在新疆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下,从引进苏联品种逐渐发展为应用新疆自育品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政策放宽和棉花经济进一步落实,新疆棉业又有了更大发展,经过数次换种,已实现了自育品种化。

        尤其是近年来,新疆确定“一黑一白”的经济战略。

        国家多次加价收购新疆棉花,在许多政策红利的落实下,新疆棉花种植业高速发展,种植棉花面积增加,单产提高,终于变成了“一黑一白”两大支柱产业。

        为了增强新疆棉花的竞争力,新疆棉拿到了顶替进口棉的政策,低价出货,扩大销路。

        到1999年新疆棉田面积扩大到9.7万公顷,总产3000万余担。棉花产值达到95.97亿元,占新疆农业总产值的41%,已成为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

        田苗在南疆棉田研究发现,南疆的棉花质地细腻,但由于水资源紧张,要另辟蹊径选择一条以质量换数量的道路。

        由于南疆干旱,病虫害经常困扰棉农,尤其是棉铃虫的出现,不仅减产而且影响棉花质量。

        田苗的工作任务就是时刻关注棉花的生产,防止病虫害出现。

        为了更好的帮助南疆各族农民增加收入,田苗思索着在南疆发展除了棉花之外的农作物。

        棉花利益可观,但是采棉工在当地很难找上,几乎都是从四川、甘肃、河南等内地来疆打工人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