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成家立业 (4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成家立业 (4 / 6)
        只见田苗挠着头皮不好意思得讪笑道:“我的工资每月就留点生活费,剩下的都给弟弟妹妹了。”

        大弟弟田穗高考时填报志愿过高,没考上大学,心高气傲的他不听田苗的劝阻,不去上补习班,先在家跟爸妈种了一年田,前阵子跑到田苗这里要了四十多元回江南老家去闯荡。

        二弟田庄是新疆财经学院大二学生,三弟田草考上了伊犁畜牧学校,小妹田豆在县中学上初二,爸爸打算把堂弟狗剩子送到伊宁市八中上学,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

        这些年来,为了减轻爸妈的负担,弟妹的生活费都是田苗一个人承担的。

        工资不算低的他承担了弟妹的生活费,哪里还有钱买生活用品呢?!

        李梓从口袋掏出来她存的120元钱交给田苗,“咱俩都结婚了,总得把家收拾得像个样吧,这三大件也得备齐吧,后天发工资,咱俩的工资加上我存的这些钱能凑200元,去添置家具吧。”

        结婚成家、养儿育女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人生头等大事,在新疆,每个年代结婚都烙下时代的印记。

        田苗听老辈人说过,50年代,家境条件不错的城里汉族人结婚,必不可少的“三大件”是弹起冬不拉(新疆一种两根弦的弹奏乐器)、骑着高头大马、撒把糖,亲戚街坊四邻过来热闹一下算是结婚了。

        60年代开始有点讲究了,备齐大床、八仙桌、五斗橱这“三大件”算是相当不错了,姑姑田坤蓉当年嫁给别克波拉提时,别克家就备齐了这“三大件”。

        由于新疆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年轻人结婚的“三大件”都要比内地城市的节拍慢那么一两步,甚至错过一个年代。

        70年代,新疆家境不错的城里人的“三大件”是大衣柜、缝纫机和手表。

        80年代后,新疆各族人民消费水平渐渐提高,城里人的“三大件”是自行车、收音机和单缸洗衣机。

        田苗寻思着,自己骑了三年的燕牌自行车有七八成新,还能用,再说俩人住在单位宿舍上班近,没必要浪费钱买新自行车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