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峥嵘岁月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峥嵘岁月 (4 / 5)
        长子、长女和次子都参加高考后,相继在家乡上海高校读书,小女也享受上海市落实支边青年子女的安家政策,离开新疆回到了上海定居。

        只有幺儿荣昌瞒着他与妻子偷偷参军,踏上了他酷爱、向往的军旅生活,留在了新疆,开始了他一生的倥偬生涯。

        二十出头的荣昌此刻正在昭苏波马(也称坡马,蒙古语守防的地方)边防守卫着边疆。

        这支驻守在天山北麓汗腾格里峰脚下的连队,荣昌和他的战友们始终不忘“三峰骆驼一口锅,两把铁锹住地窝”的艰难岁月,发扬着“敢于挑战、无私奉献、忠诚戍边”的军垦精神。

        荣昌在伊犁最苦、最远的地方,履行着戍边的使命,积极参加边防执勤任务。

        每当荣昌骑着高头大马巡防时,看着卫国戍边的界碑,这标志我国神圣领土不可侵犯的界碑,就心潮起伏,浩然荡气涌上心头,他的军旅倥偬岁月就是在波马边防连起步的。

        在波马边防连守卫边境线两年多的时间,组织让出类拔萃的他参加军校考试,荣昌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军校,暂时离开了他深爱的波马边防连。

        已年近半百的伊礼贤虽然两鬓已经斑白,可他酷爱着教育事业,在伊宁市某重点中学仍然担任高中语文教师,日子过得安宁平淡,犹如白开水。

        妻子萧安给他生育了五个儿女,一子四女,小女儿伊郁心是他最喜欢的,聪明伶俐又活脱。

        伊礼贤在学生里口碑极高,不仅是他拥有高尚的师德让师生心服口服,他一手漂亮的字体让学生有着美的享受。

        更让人啧啧称赞的是年纪不小的他,能将唐诗宋词元曲等古诗词脱口而出,他的脑袋被学生誉为“古文大仓库”。

        文采斐然的他曾有许多次改行到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的机会,也曾有许多次机会离开新疆回山东泰安老家工作的机会,但都被他婉言谢绝。

        爽朗的他对着说客解释,倘若他改行干其他工作,就背离了当年来边疆搞教育的初衷了。

        在新疆已经生活了24年了,伊礼贤的爱好依然是练书法和看书。

        不会喝酒的他二十多年只喝过两次酒,而且是一喝就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