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坚船利炮(4)鹰隼型 (1 / 4)
杨三达的办法就是——以英国盖伦船为原型,尽量瘦身,然后,把船头修改成密封的空心仓,船底部再改成流线型结构。
然后,为了让船在高速航行时更加平稳,杨三达还使用了罗兰芳提到过的减摇鳍技术。
当然,不是后世那种复杂的减摇鳍,就是在船底安装几对类似鱼鳍的木板就可以,适当的保持船身航行平稳。
还有就是,尽量把船的桅杆弄高些,扩大船帆面积。风帆面积越大,受到的风力越多,速度也就越快。
主要难点就在于,桅杆的强度要够高,免得在大面积的风帆的拉扯下弄断桅杆。这需要选择韧性和强度都很高的木材……
经过一番尝试之后,新式的飞剪、盖伦双合一战船新鲜出炉。
经过测试,双合一战舰最终选定为长64米,宽10.6米,吃水5米,排水量为1300吨。
战舰上有三根主桅杆,舰首采用飞剪式设计,这样有利于减小战舰航行时的阻力。
理论上,在顺风顺水的时候,这艘战舰的最大航速可以达到12节以上,超出现在的西方战舰一大截。
火力上的搭配,主要由舰首的两门二十四磅长管炮,舰尾的两门二十四磅长管炮,两侧各8门兰芳造十二磅短重炮组成!
这使得战舰在朝侧方射击的时候,可以集中使用8门短重炮,追击或者撤退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二十四磅长管炮。
新的一千两百吨级的双合一战船,最快速度达到了12节。
但是,其侧舷舰炮的装载量,从20门,下降到了16门。也就是说,每边的火炮数量,减少了两门。
实际上,如果不是应用了“减摇鳍”技术,出于船舶稳定考虑,侧舷的舰炮数量可能还要减少几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