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话 《西游记》(9) (2 / 4)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其中呐含有三教思想,可以说是禅机遍布。就写书人来说,写下一个故事,要么具有时代深意,要么只是单纯记录反映内心,要么就是愉悦自己,要么警醒后人。
而文中,从一开始便是处处禅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禅机还有很多,再说读西游,读懂西游知人生真谛。从心猿这词的不断开始,很多人来说是修心的旅程,为战胜心魔。
那么,看完西游记来说,怎样的人就能成佛呢?就很有趣吧,因为原著中的唐僧感觉确实不太正面,哪怕到最后他最珍贵的还是一心向佛取经回唐的心。
而西游记中有很多故事值得思考和玩味,每个人悟出来的人生道理不同,难以说明。
就许某人现在而言,更是难说什么真谛,所以最后的总结,我等到年老之时再添而上。
拿现在来说,许某人从西游记中读来了悲和喜。
悲在哪里呢?就是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呢?所有的一切本就是无,有了人们的定义后,它们成为了它们。
众生平等,可大多数时候没有平等的那一话。怕杀生,不是忧于生灵,而是认知中伤人犯法,恐担祸事。框架很多时候是警醒人类的底线,却束不了人类的道德红线。
是妖怪是否都该杀?妖怪是否都是恶?种族从来没有对立一说,一切都来自自然的法则。而真正对立的是人心和人性。人们擅长分组,从分组以后,组外的人就是对立的那一面。
再说,菩萨说捉悟空时,“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再来一个赌赛,怎么说是正大光明呢?是不是就是暗中使绊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