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神木堡(戊子,土克水)(下)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神木堡(戊子,土克水)(下) (1 / 3)
        此时已经是六月,他们此行出来已经半月有余,中原地区应是步入了夏季,而边关的草木终于渐渐变绿,风中也带有了一丝暖意。却是多了雷雨,时而狂风席卷,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于远行多有不便。

        神木县其地,地处陕西北端,北接袄儿都司,以长城为边关之界,素有“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之称。

        历史之上皆为军事争夺之要地。前朝时,多有羌胡占据此地,直至本朝边关才渐渐评定,设葭州下属神木,并在此设立千户所,故往来之人经常称此地为“神木堡”。

        此地已是名不虚传的“塞上风光”了。这日,众人行至黄河边渡船,夏观颐此时身体终于渐好,稍微走动已无大碍,他跟着姜景士坐在那黄石沟壑之上,等待那随行的脚夫将行李慢慢搬到船上。

        看着眼前黄河水奔涌至天际,天边乌云沉沉,群鸟哀鸣,再远望枯草连波,风沙漫卷。他忽然想起杜甫的名诗中的两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来。

        他小时候跟着私塾读书学诗词,记性也是极好的,即使最不爱念的诗词,看个一两遍也可记住。可像今天这样,忽然触景生情,想到诗歌字句的,却是第一次,也算是第一次体味到了诗中的心境。

        自北上这一路,姜景士发现夏观颐沉稳了不少,再无口无遮拦,即使心中再恨那玄天派道士,也绝不表现出来,时常默默地就是一天。甚至有时候姜景士感觉都有了他爹的几分沉静的气质。他也不去多问,少年长成,挫折必不可少,需要时间内化。

        而姜景士,心中却又有另外一番感慨。此去大半个月,真真是距离那地图里昆仑丘之地越来越近,他研读那地图之时,就已知道,过了这黄河,再往北一点,便可看一看地貌,寻那古时河流遗迹,比对探寻了。

        而他此时回头看一看身边,这去寻昆仑之人,居然和自己快四十年前去那昆仑雪山惊人的相似。都是夏家、谷家和姜家。

        可是看看四十年前,前有行内传奇夏老爷子夏绍宗带路,后有夏家公子夏金平得父心法真传;京城谷家小少爷文通八史且深谙占星之术;山东风山派嫡子姜小爷堪舆风水之术亦是行内一绝,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再看看现在,这三家,居然还正好是三辈人。姜景士早已是垂暮老者,若不是被逼,只有退意;夏家这位曾孙,未满二十,资质尚可,却毫无人间历练,还带伤在身;再看那谷家少爷,年逾三十,依然不学无术,胆小怕事,行事颠三倒四。

        姜景士想到此处,实在忍不住,重重地叹了口气。如果说四十年前那样年轻、强力的队伍都在昆仑山大受打击,折戟而归,这四十年后再探昆仑丘,现如今这样的草台班子,再加上那玄天派一干莽夫,又如何能全身而退呢?

        “姜爷爷……您怎么了?”夏观颐在他身边轻声问道。

        姜景士目光萧瑟,只望着远方,尔后抬手揽着夏观颐的肩膀道:“无事。过了黄河,此去便距离地图所指不远了,恐前途多凶险。”

        夏观颐沉默了一会儿,道:“姜爷爷莫要担心,您年事已高,若真寻得了那个去处,亦不用亲自进去了,我与玄天派的道士们先进去一探。”

        姜景士笑道:“小疯子,都会关心起人来了!”他紧了紧揽着夏观颐胳膊的手,道:“都走到此处了,想你姜爷爷我呀……也是这辈子的昆仑之事该有个了断,逃亦是逃不掉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