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开源赌坊(甲戌,木克土)(上) (2 / 3)
夏观颐心道:“这也是奇了,还有在招牌上刻这种不相干的诗的。”在他看来,这两句诗和“赌坊”的烟火之气大相径庭。不知此诗有什么深意。
不一会儿,那伙计便快步跑了出来,道:“二位随我来!”祖孙俩便跟着伙计走进了赌坊。果然是还未开业,屋内光线昏暗,几个伙计正在擦拭桌椅,打扫卫生。而那伙计却带着祖孙二人顺着一个窄仄的楼梯往地下走去。
下了一层楼梯,夏观颐便闻到一股很浓厚的熏香之气,再看屋内已经与夜间无二致,墙上、桌上都点了烛火。原来下面一层的空间更大,而且摆放着更加大的赌桌,上面整齐地码放着牌九、骰钟等赌具。地下都铺着光滑的青石板。
在微微晃动的光线的映衬下,发出青色的光芒。整个环境给人一种昏昏沉沉之感。那伙计又绕了一个弯,走下了另外一处台阶。原来地下还有一层,夏观颐只是跟着也不说话,但心里却又想:“如此能打洞,这老板莫不是个地鼠不成。”
到了地底二层,环境又大不相同,只是一条狭窄的走廊,两边的墙上都挂着长明灯。熏香之气已经淡了,似乎有一阵穿堂风铺满而过,地下二层的空气反而清新干燥,想是有通风之处。那伙计走在前面,很快走到了走廊的尽头,那有一处木门,伙计轻轻推开,里面射出了淡蓝色的光线,一看便知不是烛火之光,想是有天窗之类,透出白日之故。
“姜老,请。”伙计将祖孙二人引入木门,便又轻轻关上门。
屋内的空间也不大,和寻常人家的厅堂差不多,果然正上方高处有一个天窗洒下光线,照亮了整个房间。天窗下是一个大的坐榻,几乎占据了半个房间,坐榻上铺着锦色绸缎和无色毛皮,在光线下微微反光,显得雍容华贵,坐榻上半卧着一人,手撑着面颊,手肘搭在榻上精致小桌上。
一开始,由于光线和姜景士遮挡的原因,夏观颐并未看清此人,只先闻得此人之声:“姜老,许久不见。怎么有此雅兴进京呀。”话音是中年男子,声音清脆好听,却带着一丝慵懒之气,口音亦是应天官话。
夏观颐在姜景士身后伸出头去,悄悄打量面前说话的这个人。只见他披头散发,只是在额头处戴着一圈抹额一样的东西。黑底,镶着金线。身子外面穿的是一件驼色缠枝莲纹样的深衣,也未系带,就这样敞开,里子能看到墨绿色云纹锦衣,质地光亮,云纹之处熠熠生辉,一看就价值不菲。可惜这华服松松散散,未系腰带,未整理妥当,显得层层叠叠,乃至脖颈出露出一些皮肉,隐隐看见有刺青。在光线下,此人面庞削瘦,脸刮得很白净,只是鬓角下颌处有些胡茬。眼窝深陷,鼻梁很高,感觉有些不像是中原人士,但若说是蒙古、西域那边的族人,却又不似那么粗犷,身形还有些瘦弱。
“坐吧!”此人扬起左手,指了指一边的木雕椅子,那椅子两个并排摆放,中间有一个小桌,上面还放着一个白玉瓶,瓶里插着新剪的蔷薇花枝。
“多谢。”姜景士不紧不慢地在靠近那人的椅子处坐下,尔后用眼神示意夏观颐坐在另外一张椅子之上。
“这位小兄弟面善,如何称呼?”那人说得漫不经心,随后转头从坐榻上小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了点什么,放入口中,嚼了嚼。
“夏家曾孙。”姜景士道。
那人却也波澜未惊,只道:“了然。”微微立了立身子,看了看夏观颐的脸。
“姜老今天来得早,想是有重要的事儿要打听。”那人笑道,低头把玩着刚才的小瓷瓶。夏观颐谨记姜景士的话,虽然微微低头不语,实则一直斜着眼睛打量着此人。
“也不是,只是老人家醒得早而已。”姜景士笑道:“此番我想打听一下裱褙胡同那位五官保章正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