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十五章 路见不平 (1 / 4)
沈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醒来时已经是天光大亮,他收起心思,迎接新的一天。
接下来的日子泛善可陈,先是沈家门庭若市,大都是来表示慰问的——他们都知道了沈家儿郎失而复得。那些与父亲平级或低级的因沈锐还是个孩子,所以自持身份,自然不会前来,只是去衙门里与父亲打个照面,攀谈两句,然后打发家眷带些礼物到沈府看望。一时间沈家莺莺燕燕、群雌粥粥,好不热闹。
可怜沈锐被母亲叫出来答谢,免不了又被七大姑八大姨评头论足一番,一天下来也累的不行。好在这种情况只持续了两三日,后来清净了。
几天后沈锐又被领着重新认识一下亲戚,相对来说沈家在京城的亲戚不多,就那么几个人,主要是骆家。
骆养性虽忙,但也抽空见了他一面,骆养性四十来岁的样子,身材高大相貌不凡,看来史料说明朝选官先看相貌,再论才干也不是空穴来风。
也许是亲戚,沈锐从骆养性身上到没有感觉到锦衣卫指挥使的威严,见到沈锐,骆养性还是比较高兴的,但作为一个成功人士,骆养性也不可能表现得的格外热情,所以只是勉励了沈锐几句,自忙去了。
真正嘘寒问暖的是沈锐的姑姑沈心莲,她拉着沈锐的手说个不停,惹的她的儿子,刚八岁的骆庆谨撅着嘴巴极为不高兴。骆庆谨虎头虎脑,极为可爱,他自小与沈锐相熟,表兄弟两个感情深厚,他见母亲拉着表哥不停地说着话,自己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自然是闷闷不乐了。好在沈心莲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及时放骆庆谨与沈锐去玩了。
这段时间也了解了不少骆家的事,骆养性生于锦衣卫世家,他父骆思恭自万历年间执掌锦衣卫,在天启时还续任过一段时间,魏忠贤得势后被陷害离任,任期前后长达达四十二年,声明显赫,明末著名的“移宫案”中就有他的影子。自己的姑姑并不是骆养性的正妻,只是他的侧室,听说骆养性的正妻郭氏只给他生了两个女儿,所以自己的姑姑母凭子贵,是以在骆家还是有些地位的。
让沈锐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是,郭氏也特意见了他,热情的令沈锐都不好意思,就像她才是沈锐的亲姑姑,后来沈锐才知道,这是有原因的。
天气越来越冷,其中也下过几场雪,不过都不大,这年月干而冷是北方冬天的主旋律,直接后果便是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然后饥荒、死人、流浪、揭竿而起,镇压……周而复始。
接着便是过年,元宵节之后,沈锐不得不去上了学。
上学之前的日子,大都呆在家里,心里想着不切实际的事,当然,说不切实际也并不准确,沈锐所想的,大多是出于对这个时代的焦虑,然后把自己代入其中,想着若自己是皇帝,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做,之后力挽狂澜,避免国破家亡的结局,但事实上他无能为力,愤青并不能改变现实问题。而真正的皇帝,还在深宫大内为各种琐事焦头烂额,恍然不觉大厦将倾。
这期间也偶尔出去过几次,不过每次母亲都会紧张半天——她实在是怕了,嘱咐这叮嘱那的,沈锐走到哪里都有人跟着,而且还是前呼后拥的那种,实在是无趣的很。
上学其实也好,虽然并不能学到真才实学,但走出家门,不可避免的会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接触、碰撞。虽然到这个年代已经有些时间了,但他所接触的,不过是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和事,对于中上层的生态状况,知之甚少。
沈锐所上的学堂乃顺天府学,如果说国子监堪比现实中北京大学的话,那顺天府学绝对可以与如今的北京四中相媲美。顺天府学学子中有不少高官子弟,这些人目前虽然不是体制中人,学习也可能不怎么样,但生于官家,自小耳闻目睹,见识却比生于底层的学子要多得多,除了一小部分真正的纨绔,大部分学子的智商情商都不低,集中在一起,无疑就是一个迷你版的社会。眀争、暗斗,勾心、斗角,一样不缺。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者有之,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者更是不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