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时期的“南宋” (2 / 3)
宋高宗赵构,由于害怕军人ZHAN胜回朝会专横难制;而且亦担心钦宗回朝继承其死后的帝位(当时高宗因某种原因不能生育而绝后),于是高宗任用秦桧为相。秦桧在靖康年间曾主张抗金,后被金人掠去。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桧南返,由于他奉行投降政策,与高宗之意甚合。秦桧归朝仅三月就成为副宰相,八月后又成为右丞相。由于秦桧大力提倡的“南自南,北自北”,当时尚与高宗的想法相左,一年后就被高宗罢免。罢相后的秦桧韬光养晦,侍机而动。
绍兴八年(1138年)五月,高宗又任命秦桧为右丞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桧削去首先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1138年宋金chu次协议,南宋取回bao含开封的河南、陕西之地。宋高宗以向金guo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后来秦桧迫害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官员,联姻外戚,结交nei臣。高宗对于秦桧的行为也只是默许。后期由于秦桧权势太大,引来高宗的警觉。例如高宗亲下命令,使秦桧的孙儿失去状元。秦桧的权势日渐下降。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人再度撕毁和议南侵,金军分三LU大举南侵,重占北宋首都开封,宋军在许多抗金名将指挥下,宋朝军民抗ZHAN英勇,金军在川陕、两淮的进攻皆告失败。七月,金将兀术转攻郾城,被岳飞打败,转攻颖昌,又败。岳飞趁机进兵朱仙镇后来,收复了黄河以南一带,与开封只有四十五里。兀术逃出开封。北方义军也纷纷响应岳飞。以至于金人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但此时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班师,北伐之功毁于一旦。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两guo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
宋高宗希望把生母和生父的遗体接回,答应金杀岳飞【金因看到南宋不断强大的反抗力量,尤以岳飞等一批优秀将领为突出。希望借此机会除掉岳飞。同时,高宗也害怕岳飞真的收复北宋失地,会救回靖康之难被劫走的兄弟钦宗,危及自身帝位,因此答应金人杀岳飞的要求。】。十二月末除夕ye(1142年1月27日),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于临安(今杭州)。《绍兴和议》立刻实现,宋高宗生父徽宗的灵柩和生母韦氏本人被送回南宋。宋高宗以向金guo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宋高宗在位chu期年轻力壮,有意抗金,收复河山,重用主ZHAN派,以李纲为相、宗泽镇守汴京。曾多次大败金兵,令局面稍为稳定。但后来赵构没有对抗金朝的决心,罢免了李纲、宗泽等人。
孝宗北伐
绍兴廿五年(1155年),秦桧病重,他又策划让其子接替相位,被高宗否决,不久就一命呜呼。秦桧死后,高宗一方面打击其余党,一方面重用投降派官员。高宗没有生育能力,因此他从太祖的两名后
裔赵瑗和赵璩中选择继承人。最后赵瑗胜出。绍兴卅二年(1162年),赵瑗被立为太子,并改名赵昚。绍兴卅一年(1161年),金帝海陵王完颜亮南侵,被虞允文在采石之ZHAN中击退。此时金guo发生nei乱,金帝海陵王被杀,金军北返。此事让高宗萌生退意。绍兴卅二年六月,五十六岁的高宗下诏退位,太子赵昚即位,是为孝宗。他自己则称太上皇,居德寿宫,高宗成为太上皇以后,纵qing享乐,花费巨大。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八日,高宗逝世。
孝宗即位后,改革朝政,力图恢复,宋朝相对jin ru到一个兴盛时期,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ZHAN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孝宗令李显忠、邵宏渊等出兵北伐。北伐虽然一度胜利,但由于各LU将领不和加上轻敌SI想,北伐历时仅廿日就告失败。之后,孝宗不得已与金和谈,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宋、金正式签定和议,史称隆兴和议,张浚被杀把原本向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金为叔,宋为侄,金改诏表为guo书,岁贡改为岁币,减少贡献,割让秦州及商州,维持疆界。绢贡献由二十五万减至二十万,岁币减至二十万银两。但孝宗仍然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继续整顿军备。不过由于虞允文等一批主ZHAN派将领的辞世,最后北伐事业不了了之。在nei政上,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总体说来,宋朝的nei政形势有所改观。
宰相专权
高宗死后,孝宗对政治日益冷感,最后决定让位于其子赵惇,也就是光宗。然光宗即位不久就患了jing神疾病,且对孝宗十分不孝。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孝宗去世。
光宗xing好猜忌,非常不信任其父孝宗的周遭大臣,因此他即位两年后就日渐疯癫。绍熙五年七月,孝宗病死后,光宗不服丧。临安城nei混乱不堪,局势不稳。宗室赵汝愚和赵彦逾便开始秘密策划立新君。最后,太皇太后下诏,光宗被奉为太上皇。1195年,他的儿子赵扩即位,是为宁宗,改元庆元。六年后,光宗去世。史载宁宗“不慧”,智商低下。宁宗一朝被韩侂胄和史弥远两名权臣操控。
宁宗chu期,赵汝愚任宰相。赵汝愚本人政治操守liang好。但由于皇室任职宰相本就不合礼法,加上韩侂胄煽风点火,最后他被罢去相位。但是,民间依然十分怀念他,临安城门上每天都有悼念的诗文。韩侂胄为了彻底清除赵汝愚的影响与排斥异己,假借学术之名,制造庆元党jin。将理学称为“伪学”,而朝中信仰理学的大臣又多反对韩侂胄。韩侂胄借此将信仰理学的士大夫全部赶出朝廷。
庆元六年(1200年),韩侂胄见理学已构不成威胁,便解除党jin。但是,党jin不得人心,为了笼络士人,韩侂胄又借北伐的名义蛊huo人心。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贸然进行开禧北伐,结果很快就遭到了失败,北伐的失败让韩侂胄成为众矢之的,他的政敌史弥远借此与主和派和韩的反对派集结成联盟。而金人又以杀韩侂胄作为和谈条件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三日,史弥远等伪造密旨,将韩侂胄杀死。从此之后开始了史弥远专政时期。史弥远与杨皇后gou结,大权du揽。在1208年,签DING《嘉定和议》。在两guo改为伯侄关系,宋由贡献岁币及绢由二十万增至三十万,宋赔偿三百万军费,金放弃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献上韩侂胄首级。
1214年七月,宋宁宗接纳真德秀的奏议,决定从此不再向金贡纳“岁币”,而此时,金朝已遭受蒙古帝guo的打击,被逼由燕京迁都至开封。为了扩大疆土以弥补被蒙古侵占的地域,金以宋不再纳岁币为名,出兵南侵,但是失败。
宁宗本有八子,但都夭折了。于是他立沂王的儿子赵竑为太子。赵竑对史弥远的专政非常不满。因此史弥远废赵竑太子之位,改立赵昀为皇位继承人。嘉定十七年(1224年)闰八月三日,宁宗去世。赵昀接替即位,是为理宗。但是,史弥远继续其的专政,而赵昀也奉行韬光养晦的策略。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去世。理宗终于摆脱了史弥远的阴影。次年,理宗改元端平,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理宗将史弥远旧党尽数罢斥,朝政一度得到了改观。
南宋在孝宗、宁宗朝时比较安定。但是,宁宗以后,jian佞当道,政治腐败,guo势日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