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江湖九流有奇人 (2 / 6)
骆兴林是清朝名臣四川总督骆秉章重孙,在四川也算是豪门贵族。清亡后,原清朝官宦之后都倍受猜忌,骆家也不例外。骆兴林秉承骆家遗风,自幼习文练武,知书识礼,加之善待雇工百姓,在当地口碑甚好。
骆秉章是赫赫有名的同治中兴大臣,自然广有钱财,特别是骆秉章剿灭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将剿获的大批金银珠宝占为己有,也使得骆家豪富声名远扬。民国后,原清朝官宦失去保护,成为当地政府和恶霸的敲诈对象。
骆家本有一个世仇,是石达开的余部,时时想对骆家报仇,只是力量不足。民国时军阀混战,各地军阀为了筹备军饷,大肆向百姓搜刮,骆家的世仇便向盘踞四川的军阀孙继尧献策,说是骆家藏有大批金银,尤其是祖传的外国宝石首饰,十分值钱,要是得到这批财宝,足可以解决兵饷。
孙继尧正愁军饷,听到这个消息自然高兴,只是军阀也是打着安定百姓的旗帜,公然去抢劫骆家却是不敢,生怕因此激出民变。
正巧当地有一家教堂被盗,骆家的世仇便以此为机,鼓动孙继尧诬陷骆家是江洋大盗,派兵去抄查赃物,借机将骆家财物全部侵吞。
骆兴林虽有文才武略,到底还是年轻,哪知道军阀的本性,只知道一个劲地到民国政府申辩,完全没有提防军阀要对他下毒手。
幸好殷香山有徒弟在孙继尧手下做事,听到孙继尧要派兵去抄骆家,便将消息传给殷香山。殷香山十分佩服骆家的门风,尤其钦佩骆兴林的文才武略,只是无缘结识。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带了手下几十个弟兄,乔装打扮,准备去营救骆兴林。
等殷香山感到骆家,已经是晚了一步,孙继尧的兵已经在骆家抢劫,而且枪杀了骆家老小数十人,将骆兴林五花大绑准备带走。殷香山一看已经来迟,只好命令手下弟兄拼命也要救出骆兴林。
殷香山的手下武器甚好,孙继尧的兵只顾抢劫,根本没有提防有人敢对全副武装军队动手,被打得猝不及防。殷香山救出骆兴林,夺回已被抢走的金银细软,等军阀的援兵赶到,殷香山早已带着骆兴林远走高飞。
骆兴林孤身一人被殷香山救出,自然十分感激殷香山救命大恩,要把夺回的财宝献给殷香山作帮会的日用开支。殷香山坚决不受,说是仗义堂堂规,不夺私人财物,我殷香山救你,是出于义愤,要是私受你的财物,必为天地不容。
骆兴林自此就在仗义堂安身,殷香山救人一事做得相当隐密,孙继尧事后虽然追查,也没有查出结果。过后不久,孙继尧便因军阀混战中败退,逃离了四川,骆兴林才得以公开露面。
骆兴林感激殷香山的救命大恩,便与殷香山八拜结交,死心塌地做起仗义堂的圣贤二爷。骆兴林才能远非那些袍哥兄弟可比,数年下来,仗义堂在骆兴林的管理下,可说是势力日大。
当然骆兴林管理仗义堂也有缺陷,袍哥本是社会九流的帮会,内部成员贫富职业差别很大,龙头大爷全靠非常手段才能驾驭帮众,所以帮会内的“九杀九不杀”的说法,简而言之,就是欺师灭祖者杀,调戏妇女者杀,勾引帮中姐妹者杀,投身外帮者杀等等。骆兴林毕竟是豪门大家出身,对帮中犯规的子弟处罚较轻,总希望他们能改过自新,常常只是训斥一顿了事,也给日后带来惨变。
仗义堂的龙头大爷殷香山单身外出半月有余,回来后满面春风,骆兴林一见,便惊问道:“大哥出去时满面愁容,我还以为大哥有什么意外。大哥回来这样高兴,在外面得到宝贝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