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打工四千年 (4 / 5)
与对方撕逼呗!
与魏家撕逼可不是小事,万万不能搞错了战斗对象,一定得调查清楚。
赵文扬很善于复盘,他仔细想了想:三次参与对赵家发难的,都有吴行山,事发后,吴行山又第一时间去了魏家……按照谁受益,谁犯罪的原则,应该就是魏家。
玛德,本少爷有十几万两银子,本来都已经可以提前退休了,但魏家却横插了一杠子,他们是想截胡啊……
为了本少爷能早日过上混吃等死的日子,必须要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中啊。
有了本钱,就得抓紧时间制盐了。
在后世,两淮盐场是四大盐场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两淮盐税甲天下”的说法,不过,宋初淮盐脱毒的技术尚未出现,市面上销售的盐多为青盐,产自南唐。
这个时代所称的青盐实际是一种井矿盐,因色泽青白,故称青盐(不是青海湖的盐哦)。
这种井矿盐因为采自深井,没有杂质,质地非常纯净,所以制盐方法也极为简单,几乎晒干后就可食用,当然受制于开采技术,产量也是极低。
较低的产量,极大的市场需求,造成了青盐价格的高涨,南唐的富庶,青盐贡献了一大半的功劳。
可以说在封建时代,谁掌握了制盐之术,谁就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明朝时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张士诚,就是盐贩子出身。
古扬州的地理范围很广,盐城、泰州、镇江都是它的辖区,而淮盐盐场就位于盐城境内,著名的小盐湖就在这里。
根据后世地理学家的研究,小盐湖实际是海的延伸,地层之下有一条暗流与海洋连接,湖水实际是海水,所以水中盐分很高,甚至还有潮汐现象发生。
赵文扬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将盐场选在小盐湖。
之所以不直接煮海晒盐,是考虑到技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