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初步意向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3章 初步意向 (2 / 3)
        一个方案是玉皇山村独立办厂,盛唐袜业给予支持,包括制定办厂方案,联系或者代购袜机,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技术人员,提供生产订单,包销合格袜子等。

        另一个方案是合作办厂,玉皇山村提供场地,负责“三通一平”,盛唐袜业负责厂房建设、袜业设备、企业经营管理等,玉皇山村负责企业员工招聘,安排人员协助管理,提供相关服务,在用水、供电等方面提供便利。

        盛唐袜业倾向于第一个方案,建一个日产二十万双袜子的工厂,他们确保订单饱和,袜子包销,村里不愁销售问题,不仅可以解决近千人的就业问题,而且村里还有经营收入,一举两得。

        梁铸成问办厂需要多少投资,盛唐袜业负责人说,厂房和设备一起,大约需要二千万元。

        梁铸成暗暗吸了一口气。

        别说二千万元,就是二十万元,他现在也没有办法。

        如果投资额度不大,比如说二三百万元,他可以去找李耀华书记求援,即使贷款,他也可以做工作。

        可是二千万元,对玉皇山村而言,是个天文数字,他不好意思向李书记开口。

        想到这里,梁铸成说选择第二方案,欢迎盛唐袜业去玉皇山办厂,企业最大限度解决玉皇山村的劳力就业,玉皇山村竭尽全力搞好服务。

        他邀请盛唐袜业负责人去玉皇山村现场考察,协商办厂事宜,盛唐袜业同意尽快去考察。

        在返程的车上,余荷问梁铸成,打算把袜子厂建在什么地方,梁铸成说村小学有十几间教室在空着,收拾一下可以利用。

        那些教室,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玉皇山村群众集资盖起来的,那时候还办有初中,总共三百多学生。

        后来,初中撤了,保留了一至六年级,又过了几年,学生流失严重,只保留了教学点,一至二年级,现在只有一个教师,十三个学生。

        余荷说:“学校还有十几个学生要上课,会不会有影响?”

        梁铸成说:“不会影响,一间教室就够了。”

        余荷点点头,说:“要是能利用,收拾一下就行了,能为企业节约很多投资,我们可以把房子租给他们,每年村里还有些收入,省得每年考核时,为了五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伤透脑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