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 桩桩皆是事 天天都是局
第一百四十一回桩桩皆是事天天都是局
永恩和包德勒联袂而来,满腔感激,由衷敬佩。包德勒连连称赞道:“范公子义薄云天,造福苍生,真举人也!”“这,过誉了。在下担当不起。”范昭不知其中关窍,惊讶起来,心想乾隆软硬兼施,逼自己当官,自己为解困境,顺口说了伪稿案,就算对王爷们有大帮助,也不过是履行约定,哪里谈得上‘义薄云天’。
永恩只当范昭谦逊,道:“您别客气。为了天下人关说伪稿案,大仁也;不惜耽搁自己前程,大义也。范公子的恩德,我等感激不尽。”包德勒接道:“听说皇上本来要封您为武英殿大学士,可是真的?”乾隆确实说过这话,范昭也没必要否认,道:“确有此事。”有人向李公公、舒禄等人打听乾隆召见范昭的事,这些人精当然拣好听的话说:皇上本想封范昭为武英殿大学士,但是……唉,最后不封了。个中滋味嘛,请君自品。
传言成真。包德勒一脸惊愕,结结巴巴道:“为,为了我等承诺,竟然累得您大学士都没了!”按常情,确实不可思议,殿阁大学士可是正一品的文职京官!这下,范昭(许时今)转过弯来了,心道:“原来,你们都以为,我因信守承诺劝谏皇上而丢了官,所以对我感恩戴德。呵呵,真有意思。老子说的对,祸就是福啊。我,范昭,no,许时今,才不想当官呢,老大能忘记我最好。哎!”永恩见范昭微微摇头,以为范昭有些懊悔,遂道:“如今和亲王、庄亲王和履亲王都晋升为军机大臣,公子您却什么都没捞着,我等实难心安。”包德勒道:“是呀,公子您再‘功成弗居’,‘虚怀若谷’,我二人就真不知如何自处了。”
范昭不想再听二人唠叨感恩,道:“其中有误会吧,在下是真不想当官。”永恩立马挑起大指,道:“公子视官位如粪土,真高士也。我等定要好好酬谢公子,一醉方休!”包德勒随声附和。在他二人看来,武英殿大学士官居极品,范昭说不要就不要了,不可思议,这样的朋友,交定了。二人想拉着范昭去喝酒,范昭惦记吕雁梅,以身体不适为理由推脱,一番推让之后,包德勒表示过几天还要大大地庆贺,到时不见不散。
傍晚时分,吕雁梅回到梅香小院,原来整整一天她都在陪着崇庆皇太后礼佛。范昭说了包德勒和永恩来访之事。吕雁梅笑问:“你怎地不去随他们饮酒?”范昭涎着脸皮道:“没有你陪着,我心里不安呐。”吕雁梅啐道:“你们大男人吃酒,干嘛要我去?”范昭道:“还真得你同去,你是保镖。”吕雁梅道:“这才是了。娘要我保护你,我自然形影不离。”话一出口,忽然觉得有些歧义,连忙转换话题,道:“可以肯定了,海兰珠不是太后身边的人!”范昭讶道:“怎么回事?”吕雁梅道:“今日我同鹅掌郡主进宫面见太后,路上我问鹅掌郡主海兰珠平日在太后身边做些什么?她支支吾吾的,却不直言不清楚。”范昭沉吟道:“莫非其中另有隐情?或许,海兰珠不得太后喜欢,太后借此机会赶她走。若真是这样,海兰珠也太可怜了。”
范昭同情宫女,把海兰珠往好处想。
吕雁梅想了想,道:“范哥哥说的是。不过,我还是觉得,郡主她们没有统一口径,所以不敢说。过几天再问问。”范昭想起九觉道长的话,道:“行乎当行,止乎当止。海兰珠的事,咱们顺其自然。”吕雁梅道:“是这个理。不过,若能因势利导,水才能善万物。”范昭笑道:“也有理。万事逃不出逻辑推理,咱们不妨推理一番:假设海兰珠是皇帝派来的,为何要说成是太后的侍女?难道仅仅是为了不让我退货?”吕雁梅道:“不知。范哥哥,要不咱们审问审问她。”范昭摇头道:“没必要。大不了,乾隆在我身边安插个人,好掌握我和王公大臣们的动静。毕竟我向乾隆谏言伪稿案,引起乾隆的注意。乾隆有此想法,那也是没法子。自古帝王权术深哪!咱们干脆坦坦荡荡的,事无不可对人言。时间久了,乾隆自己就没意思了。”吕雁梅道:“嗯。我听说公爹……老爷就是这样做的。范府一向简朴,下人极少,任由夜行人随意来去。”范昭忽然想起吕雁梅房中藏的大明正统皇室传国玉玺,这事可不能对人言,遂以唇语口型道:“玉玺藏好。”吕雁梅心领神会。
正月二十,海兰珠从家中返回,带了些京城的小玩意送给吕雁梅和乐雅。吕雁梅和乐雅,原是很容易相处的人,海兰珠放低姿态,很快,三个女子便以姐妹相称。书中暗表,在家三天,海兰珠已经秘密和粘杆统领查兴联络,并作了详细报告。查兴认为,海兰珠还没有得到范昭的信任,但是范昭允许海兰珠回家探亲算是好的开始,下一步,海兰珠不但要尽快取得范昭的信任,更要想法讨得范昭的欢心。
乾隆现在最想看看范昭夹在吕雁梅和海兰珠之间的样子,鸡飞狗跳最好。范昭虽立有奇功,终究恶心了自己一回;那么,自己整蛊范昭当然心安理得;况且,这点小小恶趣味其实不算什么,古已有之嘛。与唐太宗逼房玄龄的妻子许房玄龄纳妾而赐毒酒(实际是醋)相比,乾隆自认为仁厚多了。乾隆道:“查兴,你设法相助海兰珠,尽快讨得范昭的欢心。”查兴明白主子的想法,应声“喳”,出宫费尽心思布置一番。
过了两日,刚用罢早饭,郡主差侍女佛拉娜来邀吕雁梅一同进宫。这些日子太后经常召见吕雁梅。正好,德隆管家来请范昭去前厅叙话。范昭同吕雁梅来到前厅,但见舒寿同罗卜藏多尔济坐在椅子,眉开眼笑。舒寿一见到范昭,兴奋异常,立即如猿猴般窜来,拍着范昭的肩膀,道:“范兄弟,今儿有桩大好事等着你,你一定要去。”范昭讶道:“啥大好事?”罗卜藏多尔济笑道:“范先生,贵人请你赴宴呢。”范昭问道:“额驸嘴里的贵人,难不成是王爷?”罗卜藏多尔济笑道:“嗯。今儿怡亲王设宴谢你,还有其他几位王爷。范先生,几位王爷同桌盛宴,可遇不可求呐。”范昭心忖:“老大要我去安抚王爷,何不借此机会,把这事做了。”
范昭心念一转,问道:“怡亲王与我素昧平生,他为何要谢我?”舒寿道:“你劝谏了伪稿案,他当然要谢你。”罗卜藏多尔济道:“范先生来京不久,有些掌故还不知道。怡亲王弘晓,是先怡亲王允祥的嫡出幼子。允祥本是当今皇上的十三叔,他殁的那年是雍正八年,因为怡亲王拥立功劳甚大,怡亲王的爵位封的是铁帽子。本来,应是弘晓的嫡出兄长弘晈承袭爵位,但是先皇却恩赐弘晓袭了怡亲王爵位,另封弘晈为宁郡王。这下他们家多了一个郡王,皇恩浩荡。但,弘晈这一年十七岁,本该承袭亲王却变成的郡王,而弘晓才八岁。怡亲王是****,世袭不变;宁郡王将来是要降爵的。”范昭慢慢品茶,支着两耳并不搭话。罗卜藏多尔济瞧了一眼,续道:“或许弘晈心里不甘,糊里糊涂参与了本朝四年弘皙的谋逆案。皇上龙颜大怒,顾念老怡亲王的功劳,没有削爵。但是,作为惩罚,采取一些措施是免不了的。”罗卜藏多尔济说得委婉,范昭当然明白“采取一些措施”不会象字面上这么好听。
范昭沉思片刻,道:“这么说,此次伪稿案,皇上本来认为宁郡王有重大嫌疑?”罗卜藏多尔济道:“弘晈这还算好的,他还有一位大哥弘昌,己未年(乾隆四年)那回直接丢了贝勒的爵位。前车之鉴呐,你说弘晓心里能不急嘛?反正你心里明白就好了,记着你好的可不止这一家呢。”舒寿听到罗卜藏多尔济的话,挑起大指,道:“就是就是,前几天包德勒和永恩才来过,那次你没去,所以今儿来个大的,一并要谢你。”
范昭暗思:“既然要安抚王爷们,确实应该和王爷们多亲近。此前岳父诸庄主提到一些王爷,但是这些王爷亲疏远近并不明确,岳父大人千算万算就没算到我这个女婿在伪稿案上帮了王爷们一把。趁此机会打听清楚京城里的王爷,脑补一番,很有必要。”想到此,范昭笑道:“古训有言,施恩不望报。我啊,真没想过这些。”舒寿急道:“你的人品有口皆碑。我可是在王爷们面前打了包票,一定要请你去的。”范昭笑笑,道:“去也成。只是,王爷位养尊处优的,我若不识,失礼了可不好。”舒寿松口气,道:“原来,你想听听王爷们的掌故,这个容易,我说与你听就是了。”罗卜藏多尔济暗忖:“范昭是聪明人,先探知王爷们的虚实,再图结交。”
舒寿道:“京城里王爷多了,都说一天就过去了。这样,我先跟你说说这次要来的王爷吧。上次包德勒和永恩回去之后,大伙觉得诚意不够,因此推举怡亲王亲自出面邀请。有怡亲王担纲,当然还有和亲王的儿子永壁,这面子不可不谓大,诚意不可不谓深!和亲王这次当了军机大臣,政务繁忙,至少他儿子会来赴宴的。庄亲王和履亲王也是军机大臣,但是庄亲王今年五十有八,履亲王六十有七,这二位委托怡亲王代表了。”任是范昭(许时今)见惯场面,也吃惊非小,想不到自己的份量这么重!不过,21世纪的营销高手,善于管理情绪,范昭深吸一口气,瞬间冷静下来,连忙点头:“那是那是。我一个后生晚辈,自当聆听王爷们的教诲。”
舒寿呵呵一笑,道:“说实话,老王爷们来了,咱们哥几个,还真不舒适呢。今儿来的还有永恩和包德勒,这俩你都见过了。还有慎郡王,这位你知道吗?”范昭点头道:“慎郡王允禧是先皇的幼弟,听说过。”来京前诸庄主提过慎郡王,但是范昭更多的印象其实是21世纪的宫斗剧中的慎贝勒是也!
注:唐《隋唐嘉话》中记载,有一次,因为宰相房玄龄政绩出色,唐太宗把西域进贡的美女赏给了房玄龄,房玄龄却皱起了眉头。原来,房玄龄怕夫人,夫人不让皇帝赏赐的美女进家门,所以,房玄龄犯愁。唐太宗得知后,差太监送去一壶“毒酒”,要房玄龄的妻子要么喝毒酒,要么允许房玄龄纳妾。房玄龄的妻子毫不犹豫饮下毒酒,却发现是醋。从此,“吃醋”就流传开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