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江东去 (1 / 7)
第九十三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范昭见父亲迟迟答不上话,忍不住道:“皇上,臣以为,江淮盐业格局已久,各大既得利益集团盘根错节,根深叶茂,非一剂猛药可治。皇上有意改革江淮盐业,为天下百姓谋福,仁心昭昭。然而,此举势必触动各大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江南经济恐突生变局,于朝廷不得,于百姓不利。”
乾隆呵呵一笑,道:“范昭,朕说过多次了,没有外人的时候,我就是你的‘老大’,不必拘礼。其实啊,老大知道你们范家有祖训:不入暴利行业。老大刚才那番话,只不过是想听听你们父子对江淮盐业的看法。”
新任太监总管李公公禀道:“皇上圣明。江淮盐业交由范家主营,足见皇恩浩荡,惠及万民。奴才以为,孝廉公所言,也在情理之中。皇上慎重考虑江淮盐业的变革,完成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遗愿,是皇上的一片孝心哪!咱们做臣子的,不敢不为皇上尽力效力。”
李公公说的很圆滑,既巧妙维护了江淮盐商的利益,又让乾隆听得舒服顺心,还赞同了范昭的看法。
范昭心道:“孙嘉淦伪稿案一出,就有得老大(乾隆)头痛的了。你一个太监,以为皇上想做啥,就能做成啥?”
乾隆叹息一声,道:“皇上也有做不成的事啊。先皇在位时,曾对我说过,有时候当皇帝就得守着一个‘熬’字。十日前,朕去了江宁,拜祭帝王庙。帝王庙原是明太祖朱元璋最早建立,当时只供奉十六位帝王、三十七个陪臣。康熙六十年,圣祖皇帝谕旨:‘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应尽入庙崇祀。’先皇秉承皇爷爷遗愿,将入祀人数增加到一百六十四位帝王、七十九个陪臣。朕以为,此举至大至公。朕登基后即将明朝建文帝入庙,牌位列于明太祖的牌位旁,朕追谥为‘恭闵惠皇帝’。明之所以亡国,是因为万历、天启皇帝不理朝政,以致法度废弛。崇祯皇帝继位时,国事已不可为,辛苦操劳十七年,最后选择以身殉国,维护了大明皇帝的尊严。”
乾隆对崇祯皇帝评价这么高,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外。
范昭轻咳一声,道:“自古世道兴衰皆是天意,历史上的功与过,最后都成了饭后茶余的谈资,而真正的仁人君子,却被俗人忽视了。我记得南宋词人王炎有一首南柯子,讲得是农民种地辛辛苦苦,这在宋词中十分罕见。官员能以农桑为本,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世道必兴!”
乾隆喜道:“范昭之言,甚合朕意。先皇在位时,常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范昭,你可背得王炎所作之词《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范昭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当然是记得的,但是眼见乾隆兴致甚浓,遂故意想了想,摇摇头,道:“老大,我只记得‘人间辛苦是三农’一句。”
乾隆见难倒范昭,心内欢喜,说句“朕还记得”,就将《山冥云阴重》完完整整背了下来: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