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五十八章 楚庄王 (1 / 5)
楚庄王经平定内乱与灭庸后,统治已趋稳定,遂萌北上图霸之志。其时,中原国家仍以晋实力最强,它西抑秦东制齐,秦、齐虽渐上升或恢复,仍非晋之强劲对手。但晋当时国君晋灵公,却十分残暴无道,对内残害臣民,对外受赂无信,故国内统治既不稳定,国外威信也日益下降,这就为楚庄王北上提供了有利时机。
楚庄王亲政的当务之急就是攻伐反叛的庸国。
楚庄王三年(前611年),楚庄王撇开令尹斗般,乘坐战车到抗击庸国的前线,与前方部队会师,亲自指挥,将楚军分为两队:子越从石溪出兵;子贝从仞地出兵,并联络秦国、巴国及蛮族部落合攻敌人。
楚王督战,将士们猛攻庸国。
不久,庸国不支,宣告灭亡,楚庄王取得了亲政以来的第一场胜仗。
楚庄王平乱、灭庸后,统治趋于稳定,产生北上图霸之志。
楚庄王经平定内乱与灭庸后,统治已趋稳定,遂萌北上图霸之志。
中原诸侯仍以晋实力最强,它西抑秦、东制齐。秦国、齐国虽强却仍非晋国之对手。
时晋灵公也已亲政,然大权却依旧把持于赵盾(赵宣子)手中。
灵公渐长,对内残害臣民,对外受赂无信,故国内统治既不稳定,国外威信也日益下降,更与权臣赵盾矛盾异常突出,势同水火。
这就为楚庄王北上提供了有利时机。
楚庄王四年(前610年),晋会卫、陈等诸侯于扈,以郑有二心于楚,拒绝郑穆公与会,经郑子家书告赵盾,申辩郑居大国之间不得不从强令的苦衷,晋才允于请和。
从中亦可知楚已复强,郑不得不考虑与楚改变关系。
楚庄王六年(前608年),郑即以晋无信,伐齐、伐宋,皆因受齐、宋赂,半途而废,于是叛晋而“受盟于楚”。
附晋之郑,主动与楚结盟。随着楚国的稳定与实力的增强,一些中原国家,开始看风使舵,认真选择自己的出路了。
恰在这时,陈共公卒,楚庄王不派人前往吊唁,陈灵公一气之下,与晋结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