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洋生灵无数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洋生灵无数 (2 / 5)
        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

        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大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为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南冰洋最少。

        到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家们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测绘出海底世界。

        测绘结果显示:海底有座相当高耸的海洋“山脊”,形成了一道水下“山脉”,绵延约83683.6千米,穿过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海洋底部的“山脊”也叫断裂谷,断裂谷里不断地冒出岩浆,岩浆冷却后,在大洋底部造成了一条条蜿蜒起伏的新生海底山脉,这个过程就叫海底扩张,而这些新生的海底山脉则称为海岭。由于断裂谷里添了新岩石,断裂谷两边的岩石就逐渐远离了洋脊中央。所以,距离“山脉”越远的岩石就越古老。

        当海岭和新的海底平原形成后,断裂谷的岩浆还会继续喷出,它们起着“传送带”的作用,把一条条新海岭从地壳岩层中推送出来,同时又把它们慢慢地从地壳岩层中推落下去,重新熔化到地幔中去,达到新生和消长的平衡。

        ……

        浅海就是水深小于500米的区域。

        大陆周围较平坦的浅水海域,即大陆架。其平均宽度75公里。深度从数十米到几百米不等,平均130米左右,总面积27,000,000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7.6%。由于浅海带始终处于海水面以下,水动力条件较弱。

        波浪影响地区主要是大陆架上部。潮流和洋流可影响整个大陆架,但流速较低,主要起搬运作用。

        由于有大量经由河流等外动力搬运来的沉积物质和海蚀作用剥蚀下来的物质,浅海带沉积物来源十分丰富,加上浅海带生物丰富,浅海成了最重要的沉积场所。在温暖、清洁、盐度正常的浅水环境,发育有珊瑚礁。

        浅海带阳光充足,植物茂盛,各种底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其种类和数量大大超过其余各带。

        珊瑚一般群体生活,固着于海底基岩之上,在生长过程中骨骼部分不断增长。在海底,以珊瑚骨骼为骨架,辅以其它造礁和喜礁生物的骨骼和壳体,最终构成一个可抵御风浪的生物堆积体,即珊瑚礁。

        珊瑚礁主要分布于砂坝的外侧迎风一面,在深海的海山也有珊瑚礁分布。由于珊瑚生活的条件是气候温暖、水质清洁、含盐度正常的浅水环境,所以它具有很好的指相意义——即可以判别沉积物形成时的环境。

        国际上对深海的定义是200米以下水深的海域。深海特点为:高压、底层水流速缓慢、无光、水温低,盐度高、氧含量较丰、沉积物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