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唐朝都城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唐朝都城 (1 / 2)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大兴为长安,此后进一步修建和完善。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

        唐长安城初名京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称西京(西京为官称,长安城为俗称)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称上都。

        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外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贯通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

        而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则是一条标准的中轴线,它衔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城的明德门,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东部是万年县,西部是长安县,东、西两部各有一个商业区,称为东市和西市。

        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110坊,其形状近似一个围棋盘。

        唐长安城是按照中国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城市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禁苑、坊市组成,有2市108坊,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包括唐代新建大明宫、西内苑、东内苑),是同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都城。城内百业兴旺、宫殿参差毗邻,最多时人口近100万,显示出古代中国民居建筑规划设计的高超水平。

        唐长安城,隋朝称之为大兴城,其兴建于隋朝,唐朝易名为长安城,为隋唐两朝的首都,是当时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长安城是隋文帝君臣建立的宏伟都城,反映出大一统王朝的宏伟气魄。

        为体现统一天下、长治久安的愿望,城池在规划过程中包含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城池建设得非常宏伟,面积达87平方千米。

        规模是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的7.29倍,是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的2.87倍,是罗马城的6.39倍。

        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超过100万。

        唐王朝的建立后,对唐长安城进行了多方面的修葺,使城市布局更趋合理化。龙首原上大明宫的建立,使李唐王朝统治者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

        唐长安城总体上是中轴对称的格局,设计时参考了邺城和建康城的布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