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回 两赋论英雄 再局定兴衰(一) (1 / 3)
有诗云:
首局何处论输赢?再开更堪运不隆。
两赋欲说英雄事,局终最关女儿情。
却说秋真念完芸轩的《甄家覆灭记》,便笑道:“哼!老奸巨猾,英莲是第一个现身的薄命女子,也是《石头记》里最可怜不过的人,还是最后收场的一位。不到收场时,谁知道她身上藏着什么秘密,你这个难喽。”
山岚道:“确实难说,那就先不说结局,只说她的冤屈,怎么能和忠臣孝子们的冤屈相提并论呢?她的遭遇能和仁人志士的同日而语吗?”没待说完,听外面有客人来,山岚只得走开。
秋真道:“还别说,有可能是这么个意思,也算一个路子。”
芸轩道:“可别瞎猜,曹公不像你想象的如此简单,还没摸清他的路数,就想和他对弈,咱还嫩着呢,才刚开始。我倒是注意到了另一点。甄家的日子并不是一下子败落的,虽然遭了横祸,只是失了些房屋钱财而已,并没伤及家人性命,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甄家的日子,是渐过渐穷的。我仔细分析过原因,可有这么几个疑惑:
“第一,老丈人封肃是一家农民。按说甄士隐家乃是仕宦望族,应该家大业大,即便遇到火灾,落了难,怎么会去投靠一家农民?有些奇怪吧。他既还有些银两,为什么不继续在城里经营生活?”
秋真道:“为了安全起见。”
芸轩道:“曹公说了,反而封家的田庄上鼠盗猖獗,兵荒马乱,封肃那里根本不安全。这第二点,甄士隐将折变田地的银子拿出来,托封肃随分就价薄置些许房地。这个买卖多不合理,卖了田地再买田地房屋,这算哪门子买卖?就更让人纳闷了。
“第三,封肃便半哄半赚,些许与他些薄田朽屋。他这农民老丈人也忒不厚道,连女儿女婿都骗,可这些做法根本不符合一般农民的老实特性。
“脂砚倒是提醒说,‘封肃’二字,就是‘风俗’的意思,什么风俗?自古以来,最老实巴交的就是农民,老百姓怎会变了这种风俗?是生活所迫,还是因社会动荡?或者是不得已而为之?
“第四,说甄士隐是读书之人,不惯生活稼穑等农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才越觉穷了下去。这个理由还算说得过去。
“第五才是最关键的,再兼上年惊唬,丢了英莲,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便贫病交攻,渐渐地就露出下世的光景来。一一数来,我抓几个重点:第一丢了英莲,第二葫芦庙起火,第三被农民骗了,第四,这家族是羲皇上人,不会自救。”
秋真道:“那么结论呢?”
芸轩道:“结论么,我已有啦。这里有了原因,前面又有了时间坐标,比起文德桥赏月那会子更清晰些,那时候,只感觉到了贾雨村有动机。
“只是,我需要再卡得准确点,还缺少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我的结论可容不得半点瑕疵,我怕一着有误,满盘皆输,曹子布的局,可难解得很。不过我有信心,你要有空,就看看我对《好了歌》的注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