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蒙面人的阴谋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蒙面人的阴谋 (2 / 2)
        一番说辞女孩儿是动了心机的。

        方才灰衣人与风潇潇的对话,聪明如钟离花雨姑娘怎会听不出弦外之音。她要帮助少年揭露灰袍人的阴谋诡计,戳穿其挑拨离间的狼子野心。

        “呵呵,好,好个灵秀的小姑娘,够聪明!到底不愧‘诗书三绝艺’!”

        老者表示赞许,打个哈哈,继而不屑道:

        “你想和老夫讲大道理么?姑娘,老夫可是饱学之士,读过所谓圣贤之书,也曾笃信什么先哲遗训。然而经世后,辛苦恣睢万方质证,方才明白玄幻人生不过是利欲角逐的血腥屠场,惨无人道臭气熏天。试想,上至帝王将相下至百姓黎蒸,被人欲诱使追名逐利贪享无边,每天都像发情的疯狗,见人就咬,敢问姑娘,这‘仁’者何在?‘和’为哪般?呵哈姑娘,德礼是骗别人的,道存没人认可。于是老朽终于明白了享欲才是人生真谛,掠食当为生命本初,为目的不择手段谁可指责呢?以老夫看来,孔夫子办学乃至周游列国游说一生,直至晚年蜗居研经修礼,统不过只有一句话可信。”

        “哦?”

        “‘食色性也’”。

        福了一福,钟离花雨娇面绽开花朵般笑靥,道:“这位老伯,这话并非夫子所云,实是告子之言,出自《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圣人之所以不说这种话并非圣人不知,实因人性可控而不忍其泛滥而已,何况仁义又何必分清内外,统不过心之一脉所存。”笑笑,“而据您老的意思,小女子揣测对‘食’之一字的理解也是错误的,您老大概把‘食’字理解为‘口食’之‘食’了吧?,呵呵,真是不伦不类‘扑通扑通’啊!可见您老自称饱学,实是自欺欺人。且断章取义也太过于偏激狭隘,一得之见致令天下皆秽,一瓢之饮便谓尝尽百川,而一叶之落则曰万物皆秋,长者不觉得有失公允么?莫说是农耕四季商起晨昏,更有那学子杜鹃啼血寒窗苦读,仕途者为庶民跣足而忘履,善良的百姓们岂非都在本分志纯地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即便是为了财利,也都是凭着勤劳致富,谁曾是每天都想着为利害人了?节夫烈妇富贵不淫贫贱不移,愚蒙幼弱亦知不食嗟来之食吧,人间何尝缺少过**的巾帼须眉?伯伯啊,诸般事实你却因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偏要捡那龌蹉狭僻之说饶舌?即如你所说,人和那低等动物又有何两样?”

        老脸红了又红,咳了咳一声干笑,强辞道:“老夫老了,记忆可能有些偏差,理解也许跟不上去,不过即如女史所说,依我看人与畜生恐怕大有相似之处呢!”

        “长者千万不可以再行乱讲。人有礼仪廉耻,是非曲直,焉可以牲畜论!”

        “小女孩,骗死人不偿命的,包括你那些什么‘不食嗟来之食’,你不觉得都是扯大淡的东西么?”

        “您真这么认为?”

        “姑娘啊,光靠背死书终是不现实的,圣人劝善是嘴皮子功夫。老夫问你,女史对暴力一说如何看法?”

        “世事无常伦,小女子认为世上本就没有所谓暴力之说。什么叫暴力?只是君子与小人临事时的一种态度采取的不同认知方法而已。为寻求所得,君子优于方正之学,小人斥诸武力强权,所以孔子讲究仁政辅世,亚圣以和合为本,老庄鼓吹无为之治,暴力绝非家国处事施政的主流。正面而言该是不得已而为,反面观之乃为恶徒宵小鲁夫莽汉可鄙可笑之冲动而已,老伯以为然否?”

        “哀哉!小小年纪以牙尖齿利为能是,女史之名果不我欺也,佩服啊!不过任你巧舌如簧,正如姑娘所说终难否定暴力的存在。试想家国之间的矛盾,民氓里社中的纷争,难不成皆凭的是仁义道德便能消弭得了的?书本上的是非曲直礼义廉耻解决不了什么,最终还得靠真正的武力解决问题,拳头大就是硬道理。你红叶山庄不就是这样吗,仗恃三庄之首扭曲是非欺世盗名,贼喊捉贼还想掩尽天下人耳目。嘿嘿,算了吧小女孩儿,在老夫面前玩心计背死书你还嫌嫩了点。当然老夫并不是责备你们,有能力的人就该多吃多占称王称霸,这也是老夫的处世哲学。所以本教授佩服你老爹钟离大庄主的王霸嘴脸枭獍行为,能够一手遮天为所欲为方是人生极致、天下豪理。呵呵,正是强权与暴力成就了你们这种大英雄真豪杰,大姐,该闭嘴了吧!”

        ……

        原来蒙面老大另起话端却是在这儿等着小姑娘,布下陷阱其心可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