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远赴海州 (1 / 4)
这次郝逸云真的是服气了。
吴元建看着郝逸云道“郝大人,这收割机虽然好,但是推广并不容易。”
郝逸云闻言,眉头一紧,然后陷入沉思。
吴元建也不说话,而是拉过秦元德,去一边商议这收割机应该如何生产。
秦元德现在对这些机器,也算是比较熟悉了,经过刚才的观察,也发现了机器中的一些窍门,他对着吴元建道。
“殿下,臣以为,这收割机现在就可以着手生产,先小规模生产,一边生产,一边培养工人。”
吴元建歪着脑袋看了看秦元德,有些玩味的道“为什么不大批量生产呢?”
“殿下,臣观察了一下,这收割机最难打造的,就是前面的割刀,其他的部件不算难,一般的工匠就能做得来,臣的意思是,先全力打造这刀头,只有保证了刀头的数量个质量,我们的收割机,百姓才会买账,不然三天两头就坏,非但没提升效率,反而耽误工夫!”
秦元德说完,盯着吴元建,看吴元建是什么反应。
吴元建咧嘴一笑,小声道“秦大人,我和思远这次不光提供图纸,还提供全套的生产技术流程指导,你这次用一成的售价来换,赚大了嘛!”
秦元德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想了一下就想通了关节,生产技术指导,那不就是手把手的教自己工业部的工人么,还有这种好事。
本来他还想,把这台样机带回去,配合着图纸,拆解安装几遍,才能将收割机的技术吃透,现在吴元建说胡思远愿意提供生产技术指导,他如何不高兴。
工业部在最近几年,也慢慢出现分工生产,总体装配的流水线式作业了,主要是梦雪纺纱机的功劳,在打造梦雪纺纱机的初期,工业部还是由一个工匠带着两个工人或者学徒,一人负责一台机器。
这样生产出来的纺纱机,质量参差不齐,当时就是金大成给出的主意,让手艺好的匠人专门打造精细的零件,让手艺一般的匠人专门从事放料开料,让手艺最精湛的匠人去装配。
工业部的纺纱机这才做到了质量稳定,即便如此,很多售出的纺纱机也出现了问题,好在工业部承诺包修理,不然购买了第一批纺纱机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