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死亡螺旋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死亡螺旋 (3 / 4)
        然后刀杆复位,钢管向右转动九十度,刀头再次拉动,重复刚才的动作。

        摇动动力轮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摇轮的工人很快就额头见汗,不过伴读大人并没有表示要停,他就只能继续坚持。

        胡思远看到后,也没有什么办法,动力问题是制约现在帝国工业发展的拦路虎,虽然水力能够满足目前的要求,但将来是远远不够的,单纯是无缝钢管的制造,使用蒸汽动力和水力相比,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将会十分明显。

        更不要说将来想要大量制造火帽,这东西可是需要冲压机的,水力能不能带动冲压机,是个问题。

        另外胡思远考虑到将来有可能需要蒸汽机车,或者蒸汽船,就算是用蒸汽机带动纺织机器,也要比现在的效率高上不知道多少。

        最重要的一点,蒸汽动力可是不受河流枯水期影响的,只要有煤炭,就可以日夜不停的为机械提供动力,建造工厂的选址,也会更加灵活。

        胡思远正在思考的时候,膛线的拉制工作已经完成了,李铁成一直围着机器转圈,当机器按照胡思远的要求,在每条膛线的位置上都拉动了上百次之后,停下机器,将钢管从夹具上取下。

        然后拿出卡尺,测量膛线的数据。

        制约工业发展的两个要素,一是动力,第二就是加工精度。好在先皇立国之初,就统一制定了度量衡,并且以一个文史类人才有限的工业知识,给军械司和帝国的工匠们弄出了游标卡尺,这才保证了在他死后的百多年中,帝国工业依然能够缓慢的发展。

        吴元建和胡思远的到来,为帝国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不是因为他们所受的先进教育使他们全知全能,而是他们的眼界决定了他们超过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

        胡思远接过加工好的枪管,举起来对着阳光看了看,四条膛线拉制的非常规整,他满意的点点头,马上有一个枪匠接过枪管,去给枪管安装后堵,钻出传火孔,在枪管外壁上开槽安装准星和照门。

        枪匠去准备的时间,胡思远就给李铁成讲了讲这线膛步枪的优势,并拿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铅弹。

        这铅弹没什么稀奇的,不过是从球型弹丸改成了圆柱形弹丸,李铁成接过去看了看,发现这个弹丸更像是被切了一刀的枣核。

        一头是圆锥型,顶部没有枣核尖,圆圆的显得有点儿呆头呆脑,另一头是平的,哈有个凹槽,凹槽里面还塞了一小块软木塞。

        弹体上还开了三个横向的槽,里面抹了些油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