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口径即是正义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口径即是正义 (2 / 3)
        胡硕不可置否,这东西研究成功了,帝国炮兵的战斗力可以提升一个等级,就算是研究不成,那么就去研究火药的装药量好了,总之会有解决的办法。

        胡思远就去找李铁成商量这个事儿,李铁成也在为这个事情头疼,听到胡思远有想法,立即就把自己的小儿子李彦孝调给胡思远,还有三位铸炮工匠,让他们暂时去铁炉谷那边工作。

        如今的铁炉谷,与刚刚建立焦化厂的时候已经大不一样了,光是高炉就两座,还有一座高炉正在建设,这座高炉的设计日产量是每天三十吨生铁。

        同时,平炉也在设计之中,胡思远给平炉设计了一系列的蓄热室,以达到增加炉温的效果,能够让铁水在平炉中逐渐脱碳,最终转化为钢材。一旦平炉建成,帝国的钢铁工业才算是走上了快车道。

        至于转炉,现在还只是个设想,一时半会儿不现实。

        胡思远的想法是,利用现有的钢材进行试制,使用铁模铸炮的办法,铸造炮管,如果现在有蒸汽动力的话,胡思远倒是更想制造定装弹药,然后直接上线膛炮。

        不过现在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条件,胡思远只能是先把前装的钢铸滑膛炮弄出来,帝国目前的铸炮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不过是用青铜来铸造,现在要使用钢来铸炮,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

        胡思远和李彦孝以及几个老铸炮师傅,带着原来铸造青铜炮的设备,赶到了铁炉谷,然后就在钢铁厂附近的一个小院子住了下来。

        胡思远也是第一次参与铸炮,他也不知道究竟会遇到什么问题,只能是先跟几位老师傅交流,获得一些经验,几天后,胡思远终于开始动工铸炮。

        钢铁厂有个铸造车间,这里也有不少精通铸造的工人,胡思远带着人先是试着制作模具,然后试着铸造了两门陆军标准的五斤火炮,结果并不理想,一门炮冷却之后炮管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裂缝,另一门好一点,不过在装上水检测之后,也发现了裂痕。

        出师不利,胡思远知道,这是因为炮管内壁和外壁的冷却速度不一样导致的,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冷却速度变得可以控制。

        一个老师父在苦思冥想了一天之后,找到了胡思远和李彦孝,他表示可以试着把铸炮的内模做成空心的,然后在炮管成型之后,向空心内注入水,让炮管内壁的冷却速度变快,这样的炮管内外就能够均匀的降温,让炮管质量均匀,从而避免因为冷却速度不一致导致的裂缝。

        胡思远在听到这个想法之后,仔细的盘算了一番之后,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让那名老师傅去制作空心内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