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倒戈的文官 (2 / 3)
胡思远同意了,回去就带着金大成等老师傅研究这个。
寒来暑往,又是一年过去,胡思远和吴元建的个头也长高了不少,时间来到了帝国历过去的一年,两人的收获都不小。
玻璃工厂的规模扩大了一些,陆珂等三人,把水晶宫开到了几个其他的大城市,大衣镜等物没降价,这都是饥饿营销的功劳。
一些尺寸比较小的镜子,被商人们带到了周边的国家,让当地人的钱包又被洗劫了一番,尤其是邱军,陆珂想办法把一批镜子运到他手上,邱军就带着这些镜子,一路跋涉到萨里思丹,彻底让叶斯哈死心塌地的跟着邱军干了。
胡思远已经把坩埚炼钢的技术又升级了两次,新建了一座新的高炉,铁炉谷那边除了发生了一次冷炉事故之外,其他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发展着,铁产量稳定在了一天十八到十九吨,钢的产量也达到了八吨。
纺织厂发展的不错,织布机已经达到了四百台,其中有一百台的羊毛织机,织出了质量上乘的呢绒。
吴元建新建了一座染料工厂,从焦油中提取出苯胺紫、品红、苯胺黑、苯胺黄等几种染料,然后又试制除了几种合成燃料。由于化学染料的着色效果好,并且有不褪色的好处,建远织布厂出产的棉布,是现在市场上的宠儿,即便是最普通的白棉布,也是供不应求。
手工纺织业并没有被建远纺织厂冲击垮,而是也爆发出了一些产能,很多大商人虽然不能织出建远纺织厂那样细密的棉布,但是用彩线织出的布匹,依然有着很大的市场。
化工厂的纯碱和烧碱已经开始量产,硝酸和硫酸也开始小规模生产,让吴元建离弄出炸药又进了一步。
不过现在问题依旧很多,化工厂的产量一直是个问题,经常停产,每个月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停产状态,好在染料方面的生产还能保证。
秦元德的家族非常知趣,在收到秦元德的书信之后,立即停止了兴建纺织厂的计划,转而一心一意的去发展棉花种植业,不仅是在自己家族拥有的土地上,还利用在当地的影响力,鼓励自耕农种植棉花。
吴元建领这个情,在棉布销售这个事儿上,利用了秦家的渠道,虽然棉布的价格被限制了,但是贵在量大,秦家依然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利润。
王来友这一年来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他是京城一带有名的棉纱商人,百姓们和棉花铺生产的棉纱基本上都被王来友吃进了,这些棉纱成了建远纺织厂的原材料,只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些棉纱都用来做什么了。直到机织布上市,人们才恍然大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