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成远式扎花机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成远式扎花机 (1 / 3)
        胡思远再次去翻阅材料,发现这棉花,是在帝国建国六十年后才从萨里思丹传入帝国的。原来如此,这种在开国皇帝宾天之后才传入帝国的作物,没有被充分的利用,也是合情合理的。

        胡思远找到了症结,就开始想解决办法。

        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扎花机,棉花的果实叫做棉桃,棉桃中含有大量的棉纤维,也包含棉籽,叫做籽棉。想要把这些棉纤维纺成线,再织造成布匹,最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棉纤维和棉籽分离,把带有棉籽的籽棉加工成没有棉籽的皮棉,这就需要扎花机。

        胡思远的印象中,扎花机是于十八世纪末由美国人发明的,叫做齿轮扎花机,设计比较复杂,对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

        自己还知道一种更加简单的皮辊扎花机,这个皮辊扎花机是利用摩擦系数较大的皮辊表面沾附和带动棉纤维,从而让棉纤维与棉籽分离。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维修简易,且不易轧断棉纤维,适用于加工细绒棉、长绒棉和成熟度较差的子棉,虽然产能不高,但是简单可靠,便于制造,符合现在帝国的机械制造情况。

        皮辊扎绵机也有两个不同的类型,有冲刀式和滚刀式两种。

        冲刀式皮辊轧花机是用一把定刀在皮辊的一侧阻挡棉子,同时用一把上下往复运动的动刀冲击棉子,使其与纤维分离,生产效率较低,一台宽度800毫米的皮辊轧花机每小时仅能加工60斤左右的皮棉。

        滚刀式皮辊轧花机是用一个以一分钟五百转的滚刀,代替往复运动的动刀分离棉子,一台宽度1000毫米的滚刀式皮辊轧花机每小时可加工皮棉400斤。

        胡思远想了想,制作滚刀式皮辊轧花机比较麻烦,现在帝国的机械动力来源,还是比较原始的水力,那这种滚刀式扎花机的使用就容易受限。

        胡思远的想法是,棉农们最好是能把自己家田地里出产的籽棉加工成皮棉,最好能纺成棉纱,再统一收购,自己只要建一座织布工厂就可以了。

        想到这里,胡思远就根据自己的记忆开始绘制图纸,准备试制扎花机。

        可是试制这一关,却难住了胡思远,原因就是这个事儿不能再去麻烦李铁成了,必须自己想办法做,胡思远想把扎花机设计成木制的,李铁成不是木匠,而是个铁匠。胡思远家里有个仆人有木匠手艺,不过也就是修修补补的手艺,加工个桌子椅子还行,这个扎绵机,就比较为难他了。

        玻璃工厂那按照吴元建的想法,建了个木工作坊,里面有几个高手匠人,不过也只是打造家具的匠人,于是胡思远就马上去找管家胡安,希望胡安帮自己找几个手艺高超的木工。

        管家胡安比胡思远的奶奶和父母还要宠溺这个小公爷,对胡思远的要求那是有求必应,自从见识过胡思远和吴元建搞出来的玻璃之后,对这个聪明的小公爷更是喜欢的不行,胡思远说完自己的要求,胡安就立即去寻找高手匠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