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白衣往事多悲切 (1 / 2)
琴萱探手取出龙琴,欲待递给他看。
白衣人却没有伸手去接,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然后将凤笛和佛磬还给了叶云飞,对他说道:“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几千年了,一直想不通其中的答案,因此我才走了很多弯路,做了一些错事,所以今天才会听了磬音一时恍惚,经脉受损被你们擒住。这个问题请你怎么想就怎么答,答得出我会很高兴,答不出也没关系。”
叶云飞点点头道:“好,请前辈问吧。”
白衣人紧盯着他的眼睛道:“假如一个人为了百姓的幸福抛弃了家庭幸福,你说这个人是好还是坏?是值得称赞还是应该受到谴责?”
叶云飞沉吟了一会儿道:“这个问题历代已有公论。早在《尚书》、《左传》等典籍中,就有‘以公灭私’,‘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临患不忘国’的要求。孔子一贯主张‘忠恕’。继孔子之后,墨家主张‘举公义,辟私怨’;法家强调‘无私’、‘背私’;道家提出‘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佛家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而儒家尤为重视公忠,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致忠而公’、弘扬‘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思想。
不过我认为事情要综合起来看。从公益的角度来说,此人固然是极其伟大的,从个人家庭来说,他又是不负责任的,无论如何都令人遗憾,不能算是尽善尽美。”
白衣人似乎很欣赏他的说法,点点头道:“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可以通过故事猜测我的来历。”
叶云飞垂手道:“晚辈洗耳恭听。”
白衣人眼望天边的云霞,沉思了片刻道:“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场很大的洪水,冲毁了地上的房屋,淹没了所有的田园,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当时有一位了不起的工匠,他本来负责管辖岷山一带,长期以来百姓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可是水灾破坏了他们的美梦,工匠只好带领百姓治水,一连九年都不能回家,可是结果却因治水无功被部落首领诛杀。部落联盟又推举工匠的儿子去治水。工匠儿子的名字不妨叫做‘夏’,夏当时只有二十岁,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成亲,然而看到群众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便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子,率领二十多万百姓前去治水。
夏除了指挥治水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他手握木锸,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由于辛勤工作,他手上长满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长期泡在水中,脚指甲也脱落了,曾经一度连走路都一瘸一拐。众人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这时,他们又回过头来,继续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洫,排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在治水的同时,夏还帮助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尽量使大家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说到这里,白衣人停了下来,眼睛里充满了钦佩自豪的目光。
叶云飞心中雪亮,早已知道他说的是谁,禁不住插言道:“这些说的是夏的丰功伟绩了,应该说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
白衣人不置可否,接着道:“可是另一方面,他离家治水,一去就是十三年,留下娇妻幼子老母在堂,那些年他的家人怎么活啊?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夏的妻子女娇是一位比九尾白狐还要美丽的姑娘。对夏来说,治水的业绩最重要;但是对女娇来说,爱情是唯一的。夏出门在外的日日夜夜,女娇独守空房,不觉忆起了初次见到这个‘身长九尺二寸’的魁梧男子的情景,一缕笑意袭上弯弯的嘴角,恰如那天边的一勾新月,触景生情,发为心声,作了一首诗《候人歌》。这首诗只有四个字:‘候人兮猗!’就是说‘等候郎君啊,那么的长久哟!’
后来,女娇相思成疾,再也顾不得世俗规矩,亲自跑到了夏治水的地方。然而由于多年的缺乏沟通,悲剧终于发生了。女娇有一天在错误的时间给夏送饭,看见了化身为熊正在开山的夏,以为自己嫁的人竟然是一只熊,而且为了这只熊苦苦等候了十三年!她心中万分难过,结果愤而化为石头。”说到这里,白衣人停了下来,脸上露出十分凄苦的表情。
琴萱心中感动,禁不住问道:“后来呢?夏后来怎么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