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监天玉尺黄心铁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监天玉尺黄心铁 (2 / 2)
        朱璀文却想得更远,长叹一声道:“一直以来,我们儒家最大的希望是能够在天上地下建立自己的秩序,能够跟佛、道鼎足三分。目前佛道占据了天庭最显赫的位置,就连仙品的划分都按照神力和功德来衡量。而我们儒家则向来被人忽视,即使成了仙也是小仙,地位都很低。现在竟然连幽冥教都想来欺负我们,我们难道能就此甘心衰亡吗?”

        叶云飞摸着监天玉尺道:“让我们尽力而为吧”。能不能大力提高儒家地位,最后跟佛道在天庭鼎足三分,这问题难度实在太大,绝不是现在的他能够回答的。而且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应付幽冥教的挑战,如果不能将幽冥教逐出人间别的都是空谈。他抬了抬监天玉尺道:“此尺看起来普普通通,实在难以想象是一把历尽数百年、左右人间风云变幻的神尺,更难察觉竟然拥有上千年的功力和数以千万计的功德。然而到底如何才能动用其中的功力呢?”

        孔羽生沉声道:“里面的真气和功德已经被我们儒家六派合力封住了。要想解开,必须找齐六派的独门口诀,凑在一起才行。至于每届六派的代表是谁,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

        叶云飞听了心中迷惑道:“那你们最终如何辨别呢?”

        孔羽生道:“每当三十年一聚的时候,大家就会来到孔府,将手臂伸出,大家一看就知道了。”说话间他将自己的袖子挽起一点,腕部上方露出几个字,分明写着“悠哉悠哉”。看得叶云飞一头雾水。孔羽生笑了笑,解释道:“我们孔家是六派之首,掌管诗经,诗经第一首就是关雎,‘悠哉悠哉’是第十一句,上一届的大儒会刚好是第十一届。”

        朱璀文也将手伸出来,上面却写着“光被四表”,正是《尚书》第一章《虞书?尧典》的第十一句。

        程理彬手臂上却是“憎而知其善”,那是《礼记》第一章《曲礼》的第十一句。

        三人微笑着相互点点头,叶云飞看了也恍然大悟。

        正在这时,依偎在叶云飞身边的琴萱忽然笑嘻嘻的伸出纤纤玉手,做出挽起衣袖的姿态。三位老者哑然而笑,叶云飞笑着将她的手捉回来道:“小丫头凑什么热闹!”

        琴萱却笑着不肯收回,真的露出霜雪皓腕让众人查看,三个老者探头望去,但见羊脂白玉一般的手臂上哪有什么字迹。叶云飞神目如电却真的看到了朱笔勾出的细丝一样淡淡的四个字“柯以喻柄”。“这,这┄┄”他吃惊的说不出话来。三位老者定睛一看,终于也看到了那四字,立即极其庄重的对琴萱拱手施礼道:“难得见到‘乐’派第十二代传人。我们儒家又多了一位新人!”

        琴萱连忙起身还礼道:“见过三位前辈,以后还请多多指点。”

        孔羽生摇摇头道:“大儒会没有前辈后辈,每个人都代表了自己的一派,凡是进来的都是一代宗师。”

        叶云飞心中吃惊,没想到无比熟悉的琴萱竟然是当代大儒之一。他知道孔子博才多艺,曾经学琴于师襄子,后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被师襄子称为“文王之后第一人也”。此后孔子曾著六经传世,然而后世却只见五经,举国上下皆以为已失传,没想到竟然是秘传,每代只传一人!

        他握着琴萱的手久久不肯放下,心中为拥有这样一个红颜知己而激动不已,停了一会儿才问道:“‘柯以喻柄’何解?”

        琴萱任他握着柔夷,先是面现娇羞,继而正色道:“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担任鲁国的大司寇,就是丞相。齐人闻之惊惧,派出奸细到鲁国说孔子的坏话,同时送给鲁王当世著名的女乐。鲁王从此以后纵情歌舞,不理朝政。当时鲁国大权为季桓子所把持,季桓子乘机在鲁王面前中伤孔子,结果鲁王渐渐不喜欢孔子。孔子对鲁王非常失望,就收拾行李离开。然而走在半路上心中不忍,徘徊不定,回望鲁国,视线却为龟山所阻,于是叹息道:‘季氏之蔽吾君,犹龟山之蔽鲁也’。然后作曲。其辞有云:‘手无柯斧,奈龟山何。斧以喻断,柯以喻柄’。柯以喻柄是第四句,循环三遍,刚好是大儒会第十二届,也就是下一届”

        叶云飞接着问道:“是庄师傅传你的吗?”

        琴萱点点头,道:“前些年他大病渐痊,说要出门一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临行之前传我《龟山操》和《文王操》,求我十年以后到孔府去一趟,还让我背诵一段十分拗口的口诀。腕上这几个字却是初跟庄师傅学琴时就纹上去的。当时庄师傅说入他之门每个人都要纹上这几个字的,却没想到那时他就将大儒会的位置传给了我。”说到这里她看了叶云飞一眼,抱歉的道:“我也是直到今天才听说大儒会的事,所以没有跟公子提起过,还请公子见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