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九章 何以为战 (2 / 5)
张煌言搔了两下脑袋,困惑的自言自语:罗汝才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早该想到这些。
小“玄著”(张煌言的字)说的没错,罗汝才起兵谋反也有几年了,在山陕等地与官军经常交战,但却没有遭遇过重大损失。
此人不但临阵指挥出色,而且常会运用声东击的策略,出奇不意攻打对手防御的薄弱之处,借机掌控战役的主动权。
吴石头从容不迫的讲出了罗汝才的特点,足见他最近也没少用功,对一些名气颇大的流贼头子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方楠轻轻点头表示赞同,并报予鼓励的微笑,示意继续讲下去。
这个随他出生入死老兄弟,虽是边兵出身不识几个大字,但这几年通过努力,能够将多本兵书死记硬背下来,由一个整天叫喊着落草的兵卒,逐渐成长为统率上千兵马,战斗精神炽热的将领,他的每一次进步都会让方楠欣喜不已。
吴石头看到众人应和的目光,神情略显兴奋,伸出舌头轻舔了一下嘴唇,向前跨出半步抬手点向地图。
当家的,我若是罗汝才定然会事先在此处潜伏一部劲旅,这时正好可以突然发动进攻!
“榆次”古称“魏榆”,位于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东与寿阳县交界,西同清源县毗邻,南与太谷接壤,西北与太原相连,是它的东面门户。
若流贼出现在这里,便可直驱太原城下,只要兵力充足,他们既可攻城也可以绕城而过,插入晋北,那时官军将会左支右绌阵角大乱,许鼎臣的战略布局也会被一举击破。
面对战局的突变,方楠并没有感觉到什么惊奇,吴石头的评论虽丝丝入扣,但那毕竟只是一种推理,当下并没有出现。
他现在考虑的,是山西战局发展到什么程度,才必须要率兵介入?
方楠缓缓的坐回藤椅,微眯双眼看着地图上犬牙交错的战略态势,心中却在分析山西对于崇祯的意义,同时还要结合历史,看到这场战乱将会给大明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崇祯的态度早已表明,只要能将流贼之害控制在山陕两地即可。
但也正是这种权谋思维,最终导致了明朝因政体大乱而亡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