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七章 帷幕之影 (1 / 6)
一副巨大的舆图,铺在了东暖阁的地毯上,精美的工笔在两丈见方的白锦上,描绘出了山川河流与城郭关隘。
崇祯穿着布袜在山陕两地来回踱步,曹化淳一手托着奏折,一手提笔站在空地上批阅,他身后的两个小太监,各自端着一个托盘,分别呈放着十几本奏折。
听到些无关痛痒的索事,崇祯便挥手用简短的答复一语而定,曹化淳手腕微动,朱毫则在奏折上圈划而过,然后转身放到身后的托盘之中。
左手站立的小太监急忙上前,将未批复的奏折托举到他的面前。
君臣之间对答如流十分默契,表明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两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曹化淳,字如,道号止虚子,家境寒微,十二三岁左右入宫,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后入信王府陪侍五皇孙朱由检,天启初年,太监魏忠贤得宠弄权,害死王安,曹化淳受牵连被逐出北京,发配到留都南京待罪。1627年朱由检继皇帝位,次年改元崇祯,曹化淳随即被召还,委以重任,平反冤案。由此可见他先于王承恩陪侍崇祯,而且是在万历在位时,其中的背景和内容可就很深了!)
曹卿休息一会吧!
老奴并不疲惫!
崇祯几步绕过书案,坐在龙椅上喝了一口茶水,看到发髻缕缕灰白的曹化淳笑道:你不过才四十余岁,头发便白了这么多,足见曹卿这几年为朕耗费了太多心血!
没有皇上也就没有曹家的今天,二哥化雨现在荣升为后军督都,这都是圣上的恩典!
崇祯深深的靠进龙椅中,目光望向廊檐,眼神变得朦胧,似在追忆往事,他轻轻叹道:“想朕刚刚登基之时,毫无势力可言,朝中政议全都掌握在阉党手中,若无曹卿的谋划,又怎能驭驾东林一系,借势打垮魏忠贤稳定住朝局。”
“这都是皇上胸怀大志,为政勤勉,老奴不过是略尽绵力而矣!”
“曹卿戊要谦虚,朕的心中有数”
崇祯缓缓的挥了挥手,阻止曹化淳再说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