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6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6 / 7)
        “吃饭,你们先吃饭吧!”姜宝香已经把两碗烧好的菜和一壶热好的老酒端了上来。

        作为朋友的赵跃进当然不是第一次在钟柏昌家吃饭,可今天的这顿饭吃得不一样,他赵跃进是钟柏昌的亲戚了。

        第二天一大早,钟柏昌来到灵溪镇的邮电局,把昨天晚上赵跃进写好的信挂号加急寄往上海。

        农历的最后一个月叫腊月,之所以叫腊月,是因为“腊”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停了许多年祭祀活动,也冷清了许多年的金家台门,今年可要热闹一番了。

        腊月初一上午10点左右,童贝宁的嫁妆到了金家台门,走在最前面的冯雪松,挑着大脚盆和马桶,接着是童贝宁的弟弟挑着小脚盆和水桶,最后是童贝宁她爹和冯冬明抬着一只木箱子,每件嫁妆的上面都贴了一张红纸。

        由于拜堂的时辰为腊月初五的半夜子时,童贝宁家只好办夜酒,也就二桌饭,冯家去的除了冯雪松还有他的二爸冯冬明,其余都是童家的人,冯雪松上身穿了一件新做的中山装,脚上穿了一双新买的皮鞋,到了童家新郎官坐“上行头”,坐在“上行头”的冯雪松,在灯光的照射下,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浓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扬起,显得狂野不拘;俊美的脸上此时噙着一抹放荡不拘的微笑。

        在吃到一半的时候,冯雪松给童家人“洒了一次酒”,冯冬明也跟在后面把大前门香烟一支支地分过去,童贝宁则在后面分喜糖每人二颗。

        吃完夜酒后,童贝宁是如何到金家台门跟冯雪松拜堂的,除他们两家的人,没有别的人知道,因为谁也不会在寒风凛冽的冬夜,深更半夜地去看别人家的拜堂,只知道那天金家台门的墙门一夜没关,第二天童贝宁已经在楼上了。

        中午,冯家也是二桌饭,童贝宁的弟弟——老婆舅,父亲——老丈人,分别坐“上行头”,吃完中饭后,童贝宁在朱天阳的陪同下,到金家台门里挨家挨户的分糖,新娘子上身穿着一件红棉袄,脚上踩着一双绣花鞋,一绺靓丽的黑发飞瀑般飘洒下来,弯弯的柳眉,一双明眸勾魂慑魄,秀挺的琼鼻,粉腮微微泛红,樱桃般的樱唇,如花般的瓜子脸。虽然没施任何的粉黛,童贝宁还是征服了金家台门里所有的人,两眼都会盯着童贝宁看很久,欣赏她的脸蛋和身材,她仿佛是金家台门里已经传颂过无数次的故事里的主角——《唐伯虎点秋香》里的秋香再现了!

        十天后,金家台门里又抬来了一批嫁妆,王家的兄弟全部出动,嫁妆中除了箱、盆、桶外,有一件令当时所有人羡慕的东西——“洋车”,蝴蝶牌“洋车”,由王国正和王国平兄弟俩抬入金家台门时,吸引了不少的邻居前往观看。

        几天后的腊月廿一日,上身穿着一件笔挺的昵制服,脚上穿着一双新皮鞋的王国锋在两个弟弟王国正、王国平的陪同下,来到石头畈灯塔大队坐“上行头”。王国锋那魁梧的身材,头头是道的谈吐征服了石头畈的灯塔大队,大家都夸三十岁的老姑娘叶萍好福气,找了个能干的老公,旁边的闭眼钟柏昌听了,乐得笑哈哈地合不笼嘴,心想这可都是我的功劳啊!

        就在王国锋去坐“上行头”的时候,金家台门里的王家人也没闲着,一大早王家的两个舅舅就到了金家台门,从江素英那里拿了厨师开好的菜单和钱,去赶街买办酒的“下饭”,当然其中有一部份的紧俏物资,如香烟、猪肉等之类的已经提前让江红英的丈夫,灵溪镇供销社的主任吴振峰“开后门”办好了。

        两个舅舅走后,厨师就来了,到王家的厨房里搭桌场,接着王卫娟和两个舅妈也来了,她们帮着搞卫生、洗碗、洗菜等等,替厨师打着下手,到了晚上王家的亲戚们都在王家吃饭了,菜已经是厨师烧了,但不是正餐,是便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