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1 / 7)
        千年古镇灵溪镇,一直是高舜县政府的所在地,周围有城墙围住,因修筑城墙就地取土,沿着城墙边挖出了一条河,叫城隍河。城隍河有护城的作用,也叫护城河。高舜县设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东、西城门间有一条河穿过,因此东、西两边的城门是水门,进出东西城门要过吊桥,南、北城门是旱门,出城门就是大路。因为地势是西高东低,东、西城门间河水是自西向东流的,灵溪镇里主要的四条街都连着这条河,所以叫街河,河的北边因为街面比较宽阔,叫大街,河的南边街面比较窄小,叫小街。河的中间有一坐桥,叫孔庙桥,因为桥的旁边是灵溪镇的孔庙,孔庙桥是灵溪镇街道的分界点,孔庙桥南边向南延伸的街道,叫南街,向北延伸的街道叫北街,孔庙桥的东边是东大街和东小街,西边是西大街和西小街。

        除了这些街外,灵溪镇还有一条县前街,别的都叫“弄”了。弄的数量就相当多了,有以地域特色命名的,沿溪而建叫溪弄、弄内有九个弯道的叫九曲弄;有顾名思义的槐树弄、柿子弄、白果弄;有以集市和店家命名的鱼行弄、茶号弄;有以大家族集聚命名的朱家弄、马家弄等等。

        孔庙桥是灵溪镇里最热闹的地方,周围的商铺鳞次栉比,南来北往的商人在此云集,一直是灵溪镇的经济中心。因为大街的街面比较宽,所以一些大的点铺都开在大街,像祥云绸布店,坤元南北茶食果品店,保和堂药店等等;

        小街主要是茶馆,书店,剃头店;南街则以柴行,米行,当铺为主;北街则是鸡、鸭、鱼市和时令水果摊。

        大、小街的许多商铺都是傍河而建,居住在商铺里的人们,可以在后门吊河水或装卸货物,也可以在后窗看船来船往,且以两层吊口楼居多。

        沿着北街往北,百米开外左转便是县前街,县前街街长不过百米,这里是灵溪镇的政治中心,县前街上有两座石碑坊,街口的叫“迎春坊”衙前的叫“青枫坊”,过“青枫坊”即可上平政桥,有泮池分设于桥的两旁。过桥是鼓楼,上悬“高舜县”匾额,楼顶有青铜大钟和大鼓。穿过鼓楼不远,跨上三档台阶进仪门,进去就是三间衙门正堂,黑柱黛瓦,重檐翘角,主梁上有花纹雕饰。

        正堂中央案桌后面,高悬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大书“天理、国法、人情”六字,意思是想表明为官之道,做事循天理,断案凭国法,处事合人情。这匾是清代知县孙世恩所书。正堂东侧为科房和守城署,西侧为科房、翼房、监狱和漕仓,再往里进,相继是宅门、二堂、三堂和住房。

        离县衙不远处是高舜县的城隍庙,供奉着高舜县的城隍爷赵国忠,这个有着皇家血统的县令,到高舜县后体恤百姓,爱民如子,并深谙治道,兴修了五乡水利,修筑了灵溪城墙,城墙周长十五里,高二丈余,厚一丈五尺,楼堞等设施一应俱全。县衙与城隍庙之间相连的弄有两条,分别叫小庙弄和大庙弄。

        沿着南街往南,南街的尽头是龙王庙,坎水河像一条龙,龙王庙是龙头,龙爪和龙尾都是池塘,是灵溪镇内闹中取静的**,沿着坎水河,台门一个接着一个,有些台门的房子是建在坎水河上的,晚上夜深人静,也常有人能在枕下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坎水河是灵溪镇的居住中心,当然得是有钱人。

        在坎水河龙腹位置的金家台门,在灵溪镇的历史比较悠久,始建于明末清初,在几百年间,几易其主,到了晚清才归入金家,金家又花了大笔的银子进行了修缮,修缮后命名为金家台门。

        曾经在灵溪镇富甲一方的金家,有着一段充满血泪和不光彩的发家史,金少杰的太爷爷金长法和他哥金长林,为了发家致富,兄弟俩商量后,准备到外面去闯荡一番,于是兄弟俩凑了几十两银子,结伴来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想做点小生意挣点钱,可到了上海以后,发现做小生意根本就挣不到钱。但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有一个来钱最快的生意,那就是贩卖“乌烟”。

        所谓“赔本的买卖没人干,砍头的生意有人做。”贩卖“乌烟”的风险确实很大,可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乌烟”的高额利润深深吸引了长林、长法兄弟俩,在熟人的介绍下,尝试了一、二次后,就一发不可收了,经过了几年的拼搏,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险,但还是挺了过来,在上海滩有了一定的基业。但幸运之神不会总是顾着金家,弟弟金长法在一次送货的过程中,中弹受了重伤,被送回灵溪镇,不久就死了。

        哥哥金长林在上海滩没了个帮手,生意也没法再干下去了,加上这样高风险的买卖他也确实有点后怕了,于是卖掉了上海滩所有库存的“乌烟”和产业,带着银子回家,这笔银子对于灵溪镇的金家来说那是一笔巨款,金长林只少量的分了一点给弟媳,几乎全部独吞了,在灵溪镇陆陆续续买下了上百亩的田地和金家台门。

        金长林拿着巨款为什么没有新建住宅,而是要出高价买下金家台门,是因为看中了金家台门的风水。看中了坎水河这条盘踞在灵溪镇的龙,金家台门在龙腹的最佳位置。金长林住进金家台门后,一家人在灵溪镇,过上了富裕安祥的好日子,一直到金家的产业传到儿子金芝鹏手上,金芝鹏是金家的富二代,金芝鹏有个好的出生,但没有一个好的命运,形势的变化没让金芝鹏没能守住这份产业,先是“东洋人”打到了高舜县,金芝鹏在“东洋人”那里费了很多的银子,总算保住了性命,保住了金家的房产和田产。

        纵观五千年的发展史,政权的更替往往都是通过战争,战争则要产生及大的破坏。“喔、喔、喔”金家台门里王家的雄鸡叫响了,叫声一过,左手拿着一只搪瓷茶杯的金芝鹏,就出现在道地里了,他打开墙门出去走路去了,走上一圈后到街上的早餐点,买上一杯咸豆浆,一、二个包子,到大木桥的桥沿边找个地方坐下,吃他的早饭,顺便遇个熟人聊上几句。吃完早饭后,他就回家休息,有时也到菜市场去买点菜,买好后回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