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节:屠伯(六) (1 / 6)
城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这里曾经是春秋战国时期城,最为辉煌的时候曾经住有7万户人家(大约40~45万人),最+“车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历经战乱和各个朝代上千年的修缮,重建,达到现在这个规模,他东临水,西临申池(系水的源头,系水向北注入时水),城周长50(5里上下),高4~5丈(10~12),有13城门。
而此时由于临人口不足,防守不易,临城仅仅保留了临的西门(雍门),北门(章华门)东门和紧挨水码头的广门(在东门的南侧),紧挨申池的申门以外,其余各个城门均被堵死。
临城原本经过锦绣山庄的拆迁,城墙虽然完整,但城中已经成为一片白地。王敦任青州刺史的时候,王舒等人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粮食进行了为期1年的建设。
从临西门进去,沿着宽阔的马路向东,正对着城门的是王舒建立的铁工场和铜工厂(冶铁作坊和冶铜作坊),在这两个作坊以南,一个长百步,进深60步,高达1丈的巨大土台上,矗立着一栋宏伟的木结构建筑,那就是建立在姜齐宫城旧址上得青州刺史官邸——现在的都督府了,木结构的房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建设速度比较快,更何况王舒在建设临城的时候,还用上了不少锦绣山庄地先进工具。
然而除了这这些建筑以外。普通的临百姓还大部分都是靠着用树枝搭建地小窝棚安身。并在自己搭建地窝棚周围圈地种粮种菜。虽然临城内现在依旧是破破烂烂,可是整体上还是比较干净,基本上没有见到污水横流的现象。这完全仰仗于已经使用了数百年,并且在上次的拆迁过程中没有遭到破坏,仍旧在使用地非常古老的城市排水系统。
顺着这条路继续向南,在临城的西南角,那里还有一座小城,那里则是田齐宫城旧址。也有后来非常有名的稷下学宫。
张金亮的马队顺着大路,来到青州刺史的官邸门前,门前早有一个人等在那里,王舒悄悄地对张金亮说道:“这个就是芶晞的谋士阎亨,”
“征东大将军属下阎亨奉命前来迎接济南郡郡守金亮先生,”阎亨等到张金亮的马来到近前,双手抱拳道。
张金亮并没有言语,走在两侧的铁甲侦骑和部分铁甲重骑。迅速的向四周散去,以小组为单位把住刺史府周围的几个节点,青州刺史府此时只是一栋孤零零的建筑,在建筑物的周围是1丈多高。一尺多厚地围墙,围墙的破损处现在暂时用篱笆简单的围了起来。一些民工正用夹板和木夯修补着破损的地方。
从围墙地空隙向里面看去,占地广阔的青州刺史府南边地空地上,又有几座建筑正在抓紧时间施工之中,无数的工匠正在士卒的威逼下,冒着严寒,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用已经加工好的木材搭建着房屋,看那房屋的规模,要远远超过现有的几栋建筑。
济南军队的举动迅速引起了院内正在站岗巡逻芶晞部曲的注意,一些人纷纷也从几处临时搭建的木屋里面手拿武器钻了出来,爬上围墙或者站在围墙的破损口,严密的注意着外面人的动静。
这次芶晞芶纯来青州带兵不多,大部分士卒还在琅琊郡以及当阳郡在寻找和青州飞豹王弥作战的机会。来青州的这些人有能力守着刺史府和建在附近的正仓,以及铜铁作坊已经相当不错了,临城防还是主要依赖以前王舒建立的青州兵,临城主要是太大了。
阎亨看着铁甲重骑和铁甲侦骑向四周散去,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马上又恢复了常态,他压着心中的不满,再次抱拳朗声说道:“辽西阎亨奉征东大将军之令,再此迎接济南郡守张大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