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陈方术入秦王殿
秦王嬴政此刻正在大殿王座上打瞌睡,殿内几位大臣正在为天下一统之事吵得不亦乐乎。秦王统一天下心意已决,无兴听他们辩论,但又不得不听,只有耐心的听他们说完,自己才能发号施令。秦朝臣子的忠心耿直,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这个天庭使者的认知。臣子们提出的谏言,不管对与不对,听了、信了、采纳了还罢,如果不听、不信、不采纳,再没有有道理的说辞,大臣可能直接以死谏之。前几日有位大臣建言,说是秦王用度过于奢靡,请开节俭之风,他当时有些恼火,只是随口反驳了两句,人家直接撞死在大殿柱子之上。哎,这些大臣可敬、可爱,但不可亲。
迷糊中他瞟了一眼大殿柱子,上面的血迹仿佛还没有擦干,赶紧振作精神,装作认真听了起来。殿下争吵像是已经停止,所有大臣都跪在地上,口称:“大王。”他知道他们在等他的意见。他打了一个哈欠,反正有旒珠挡着,大臣们又离得远,看不见也听不见。他定了一下神,说道:“诸位爱卿,本王受命于天,天下一统既是本王之意,也是天意,亦是天下百姓之愿。六国连年争斗,百姓流离失所,百姓苦、大秦苦、天下苦久矣。一统天下,从此罢刀兵、兴百业。此举上顺天意,下随民愿,实乃上策,本王代大秦决之,亦是代天下百姓决之,断不可再生异端。本王之心,天下皆知,且我朝已灭赵、韩,其他四国已惊,此刻断无停手之理,若止于此,待几国联手攻之,秦必亡矣!与其束手就擒,遗羞后世,何不大张挞伐,流芳千古。大秦统一天下之日,亦是诸臣载入史册之时。望诸臣与大秦百姓同心同意,顺应天意,为天下苍生、为千里百姓,跟随本王,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一统天下。”话刚说完,余音还在大殿内作响,大臣们呼啦又全部跪倒,情绪激昂,呼道:“一统天下,我王万岁!一统天下,我王万岁!一统天下,我王万岁!”声音响彻大殿。随后这些话将延秦驰道由斥候层层传达,传至秦朝每一郡、每一里、每一亭、每一位百姓,而且很快此言将一字不差,传遍六国,传遍域内,传遍天下,此言将震慑六国、震慑天下、震慑寰宇。而此刻,坐在王位上的秦王,忍不住又打了一个哈欠,他想今天的公事应该结束了,早朝该散了,自己还要回去再睡一会,想必自己睡醒,赵国送的熊掌也应该烹制的差不多了,听说是千年老黑熊的掌,世间少有,如此美食真是难得;前日鹿场泡的鹿血酒今日应该成了,按时辰到时也该送进宫了;魏国送来的美女他昨天扫了一眼,看着还不错,应该还在后宫等他;美食、美酒和美女,人生至极享受啊,想到这里他心猿意马起来。
大殿下跪着的大臣已经开始起身,大臣们喊了一会像是也累了,一个个脸色疲惫,拱手站着等散朝。这时就见一个内臣快步跑了进来,大声回禀道:“徐国师觐见。”
秦王刚欲起身,听徐福来了,心中虽厌恶,但无奈又坐下。秦王正身虽号称姝果使者,师从天尊,但徐福是差旦仙子下凡,其师虽为素娥仙女,名望地位虽不如自己师傅尊贵,但使者毕竟是短差,办完事就自行解了。如果没有使者的身份,自己不过是天尊身边一个仆人而已,在仙界远不如仙子身份尊贵,而且自己要想出头,脱离仆人身份,还须靠仙人们扶持提携,所以无论如何是不能得罪仙界的任何仙人、仙子的。
秦王心里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口中装作急切的样子道:“快请国师进来。”话音未落,就看见徐福和一个青年术士走进大殿。徐福见了秦王也不下拜,只将手中浮尘摆了一下算作行礼,秦王赶紧伸手致意。
徐福开口道:“臣今日向大王举荐一人。”秦王忙道:“谢国师。”徐福指着身边人道:“向大王举荐的正是此人。此人乃我之仙兄,道术高超,远在臣之上,今日愿投靠大王,助大王成就大业。”秦王道:“国师有心了。此乃何人?”徐福一时语塞,看了一眼传师兄,见传师兄也没有跪下行礼,像是心不在焉,转身四处观望。
徐福低声提醒传师兄:“大王问你是何人?”
传师兄这才知大殿高处坐的就是秦王嬴政,见这个人远远的坐在一片池子后的高台之上,穿一身黑色大长袍,头上戴着冕,旒珠遮着脸,虽然形象模糊,但难掩其暴戾、嗜杀、独裁、阴险之霸气,高高在上,尊而且贵,透出人中龙之戾气。他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与此人有相似之处,心生敬佩,道:“我姓陈,名传。师从蓬莱曲文仙人,受仙人命,辅佐大王万年。”
秦王听罢,很是受用,高呼道:“好。代吾谢过仙师。如以后有幸面见仙师,嬴政定当面致谢。既是仙人座下弟子,我朝即为方术。吾封你为国师,位居徐福之后。陈国师,如此可好?”传师兄未语,只是躬身行了一个礼,表示同意。
徐福道:“回禀大王,福得知东海蓬莱之地有长生不老之药。陈方术既从蓬莱来,想必与仙岛仙人有旧,福意欲同陈方术赴蓬莱为大王求得长生不老药。”秦王一听,原来陈方术是天庭从蓬莱岛派来传信送药的,那就去吧。他答道:“徐国师深思远虑,处处为我着想,深慰吾心。那就即刻启程,望速去速归,一路平安。”秦王此刻心中想着美食、美酒、美女,如百爪挠心,恨不得立即飞回后宫享受。他以为自己统一天下后就可回天庭,回去后即升为仙人,仙人本就长生不老,所以对求药之事也不是太上心,嘴里应付着,只盼赶紧散朝。
徐福又进奏:“大王,欲求仙药,必须有三千童男、三千童女同行,方能求得真药。”秦王虽急切,但听此条件还是心中还是有些疑惑,问:“此举又是为何?”徐福答:“此为人事。”
人事即为贿赂。秦王知道仙界办事也有诸多规矩,长生不老药仙界也不可能白给,敬献一点人事也是常理。他道:“即为人事,国师就去办吧。”说罢,他摆手让内官宣布散朝,自己急匆匆往后宫而去。
散朝后,徐福带着陈方术去见郎中令蒙毅。蒙毅刚下朝,正在郎中府喝茶听奏,听徐国师和朝中新晋陈方术来,连忙出门迎接。徐福像是少了往日的嚣张跋扈,见蒙毅要跪下磕头,连忙扶住,道:“蒙将军不必拘礼。”秦人尚武,蒙毅乃是秦朝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之弟,将门之后,人称将军。
蒙骜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数次建功立业,夺取韩、魏两国十余座城池。嬴政即位之初,吕不韦为丞相,蒙骜因和与吕相交好,虽为异国人,仍被任命为大将军。蒙骜有心报效,继续攻城略地,让秦国之疆域与齐国相接,把韩魏三面包围,奠定了秦扫六合之基。蒙骜战功赫赫,却绝不居功自傲,对秦国四代君主都忠心耿耿。到了嬴政一朝,蒙骜官至上卿,因年事已高,在家养老,其子蒙武、其孙蒙恬均为秦国大将军,国之柱石,君之心腹。
宾主落座,徐福谈及童男童女和备船出海一事,想请蒙毅从中斡旋。秦王近年来好长生,出海求药一事乃秦王心中大事,蒙毅不敢怠慢,但细想此事于他却有难度,此事非郎中令职责,自己牵头多与朝廷体制不合。
秦时体制“三公九卿”。三公谓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为最,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管理百官,品秩一万石,金印紫绶;太尉掌管军政,管理军务,品秩一万石,金印紫绶;御史大夫,也是副丞相,监察百官,品秩二千石,银印青绶。九卿:首卿谓之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最尊,属九卿之首;二卿谓之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三卿谓之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四卿谓之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五卿谓之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六卿谓之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七卿谓之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八卿谓之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九卿谓之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按朝廷体制,此事应由宗正议定章程,报治粟内史核定预算,再由少府批复,报丞相批准后,呈秦王御览。直接来找郎中令,让自己从中斡旋,虽是捷径,但缺少相关批复,自己如何向秦王禀告?他本想拒绝,但想到兹事体大,如被秦王得知自己对他求长生之事如此不上心,又会作何感想?秦王求长生一事实乃秦国第一件大事,如果做成,确是天下第一大功,蒙毅也不想将此功让与旁人。思前想后,蒙毅决心还是自己出面去协调各部院。
近年来蒙氏一族虽人才辈出,但由于军政事务被王翦、王卉父子把持,又有李信等亲信在外呼应,军政大事从蒙骜退朝养老后蒙氏一族少有参与,蒙氏族人也少有战功,蒙氏像是呈衰弱之势。但朝中有识之士都知道,王翦年事已高,隐退只是时间问题,王卉心胸狭窄、李信飞扬跋扈,都难当大事,朝中军务迟早还要蒙氏一族掌控。蒙毅虽新任郎中令,但深受秦王信任,不仅将掌管宫殿警卫之天下第一的重责交于他,还增加了郎中令秘书处职责,可以说是隆恩圣卷眷集于一身,做成此事还非他不可。
朝中宗正由秦王长子扶苏公子兼任,蒙毅便准备带徐福、陈方术两人赴公子府。扶苏公子素有贤名,因见父王嬴政痴迷长生之术,以为是受国师的蛊惑,平时不太喜欢与徐福之流交际。徐福见蒙毅要带自己前往公子府,推说有事,先溜走了。
蒙毅带着陈方术来到公子府,通传扶苏之后,下人回禀,府中今日有事,请蒙将军先回,有事改日再谈。蒙毅碰了一鼻子灰,无可奈何,没精打采往回走。
行的不远,看见将军李信骑着高头大马,迎面而来。李信是军中新贵,又靠上王翦父子,嚣张不可一世,蒙毅也得让他几分。见他过来,蒙毅连忙下马,拱手施礼,毕竟郎中令是大王身边之人,李信对蒙毅还是要给几分面子。他跳下马回礼,道:“蒙将军意欲何往?”蒙毅道:“我去公子府回禀出海寻药一事,不料公子府今日有事,让我改日再来。”李信笑道:“蒙将军真是愚钝,今日扶苏公子府中确实有事。扶苏公子的信国夫人今日诞子,所以不宜接待外客,公子恐怕近半月都不能出门见客了。”蒙毅一愣,如此说来,刚才还真怪不得公子,是自己鲁莽了。不过,公子半月不出门见客,那出海一事不是又要耽搁了。
李信何等聪明之人,见他发愣,知道他的想法,道:“蒙将军不必烦恼,出海之事为大,我一会见面向公子提一下。”蒙毅心道,我进不去你又如何能进公子府,转念一想,突然明白,信国夫人,也就是今日产子的贵人,不就是李信的妹妹吗?自己是外人进不去,娘舅当然可以进去了。他连忙施礼,道:“那就拜托李将军了。”李信笑着摆手:“无妨,具体是何事,说来听听。”蒙毅讲了徐福所托之事,李信长久在军中,新调回咸阳,对朝中体制一事尚不是太明了,听了半天也没有听懂,摆摆手道:“算了,蒙将军,兹事体大,你还是和我一起去吧。”蒙毅不敢,他看到身边的陈方术,突然有了主意。方术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出家之人,跳出红尘外不在五行中,他去应该不会犯忌。蒙毅问陈方术道:“刚才我和国师所说之事你可了然?”陈方术答:“了然。”蒙毅说道:“如此甚好,你便代我去一趟公子府,回禀此事。”陈方术躬身施礼。
李信等的有些不耐烦了,见随他去的是一个方术,也不问究竟,拱手施礼和蒙毅告辞,带着陈方术往扶苏府而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