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1 / 2)
起床的第一件事是上厕所,这是萧子峰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之一。萧子峰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已经成了一种生物钟,支配着自己日复一日的生活,像每到中午肚子就会饿的咕咕叫,像每晚睡觉前都要垫吧点夜宵——通常是薯片,主要以麻辣味和烧烤味薯片为主,偶尔是夹心饼干、小蛋糕、干果或其他的什么。自从一个租房住那天起,自从经济独立那天起,每个月的月初和月中,萧子峰照例要去楼下的小超市进行一番壕购,说是壕购,其实根本也没花多少钱;萧子峰也想多买一些,提着大包小包回家,无奈囊中实在羞涩。穷人和富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富人的思维是按需购买,穷人的思维是:花多花少取决于兜里有多少存款,和一个人的需求并没多大关系,好比对于亿万富翁来说,花一百万是壕购;对于千万富翁来说,花十万是壕购;对于百万富翁来说,花一万是壕购;而对于习惯了拮据生活的萧子峰来说,花一千?不,花一百就是壕购。
可是硬要说和人没关系又太不妥,毕竟兜里有多少存款还是取决于“人”。萧子峰觉得这话十分有道理。急骤的雨声像是润滑油,助长中枢神经的高速运转。这都是生物钟,包括每一年总有那么个时候,萧子峰会后悔当初选择了传媒行业。后悔的程度有高有低,孤独感如影随形的时候,后悔的程度就会高些;孤独感稀薄的时候,后悔的程度就会低些。他会懊恼,继而愤恨,恨束缚报业的种种枷锁,恨报业在枷锁中的种种无奈与妥协。
曾经,萧子峰也想揭露社会不为多数人所知的另一面,也想用一支简单的笔,写出大人物极力掩盖的盛世下的不盛,却发现大人物原来早就控制了一切;他也想成为引领改革的大英雄,引导固态思维做出改变,却发现置身时代的洪流中,一个人的力量是那么眇眇;他也想找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带着大家一起,然而大家却都一笑置之。波澜不惊的水面,一颗石头惊起了一片水珠的跳跃,跳起的水珠终归会再落下,融入水中,随波流流去。
说起曾经,曾经,萧子峰也一遍遍地告诫过自己要少看少信和电影里的东西,那都不过虚虚实实的真真假假,最后却还是发出了诸如刚才的感慨。萧子峰的意志一向如此不坚定。他面无表情地刷着牙,水龙头没有关,没有功夫考虑节约用水者的感受。水打水池下面连接水池和下水道、裂着一个小孔的水管中流出,流到拖鞋和裸露的脚上,他没有在意,他告诉镜子里的自己说:亲爱的,听我讲,你已经不再是一名中学生了,已经没有必要再为完成一篇八百字的命题作文而绞尽脑汁,去编造铿锵且美丽的词句,表达自己多么恨世嫉俗了。
镜子里的萧子峰刷着牙,面无表情,说:亲爱的,对不起,那不是我,是你。
镜像和人一样善于诡辩,两个萧子峰都哭笑不得。自来水趴附在四只脚的脚底和脚面,有一种微微的粘稠感,和雨水滴落在脚上的清滑感不同,大抵是因为杂质的缘故。两者相比,萧子峰还是更喜欢自来水的粘稠些,就像相比于几公里外的世纪联华,萧子峰还是更喜欢楼下的小四便利店些。
说起小四便利店,那更像是一家小超市,超市的老板是个肥腻的中年大叔,喜欢一边摇着摇椅假寐,一边扇着呼啦呼啦的蒲扇,蒲扇把肚子扇得大大的,肚子把裤腰绷得紧紧的。超市不大,各类商品却应有尽有。但对萧子峰来说,只有零食能勾起他的兴趣。他不会做饭,他没想过做饭。小时候有妈妈,上学时有食堂,毕业后有女友和外卖。今年是萧子峰毕业的第二年,他的母校是一所并不出名的普通二本。得益于上学时在学校的优异表现,萧子峰才能在毕业的第一天就找到了工作——在一家名叫“新新”的小报社担任新闻编辑。得益于上学时的技能储备,萧子峰才能在工作上不至于磕磕绊绊,甚至凭着自己的笔头功底,一路顺风顺水,混的有声有色。领导很器重萧子峰,提出要给他升职加薪,萧子峰摇摇头,拒绝了,说自己暂时还太年轻,需要多积累些经验。领导很欣赏萧子峰身上的这份纯朴,所以非但没有升他的职,还没有给他加薪,以便他能更贴切地积累些普通编辑的经验。
可能吗?
不可能?
开个玩笑。
没有升职是真,没有加薪是假。
萧子峰现在急需赚钱,以便养活自己和女友。
说起萧子峰女友,她姓武,名子陵。同为“子字辈”的萧子峰和武子凌相识于初中,“缘”字写来只有简单的十二笔,但用二十个日日夜夜都未必解释的清,它是值得用一生去探索的奥秘。萧子峰和武子凌做了三年的同班同学,后来又做了三年的校友,再后来,他就成了她的前辈,却非学长。
因为她复读了一年,遂家里人的愿,最终考上了河南大学。裂痕也正是从她复读的那一年开始有的,毫无征兆,萧子峰甚至至今都未搞懂为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