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长河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长河 (2 / 2)
        通天教主语气凝重地说:“河流的后方,是过去,前方,是未来。我们看得到过去,却无法逆流而上,而肉眼可见的未来,”他一指那巨大的漩涡,“那里,便是‘归墟’。一入归墟,无人可离。一切秩序将在归墟之中重组,我们这世间生灵,要么在其中毁灭,要么抓住机会,斩断因果,寻求一线逃离的生机。”

        女娲忍不住问道:“归墟到底是什么?”通天教主道:“修仙之人,踏入混元境界时,皆有杀劫临世,必有万千生灵的鲜血方能化解,当然如斩除三尸,以损失部分修为为代价,也能化解这注定的杀劫。但世间金仙、仙人无数,每个人修为精进时,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天地的平衡,如此日积月累,便会有一个席卷天下的巨大杀劫,也就是归墟。归墟之中因果混乱,一切皆不可预测,即使圣人,也不见得能安然无恙。”

        “归墟可会消散?”

        “可能会,可能不会。若归墟不散,我们随时都有性命之忧,只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归墟若散,则一切因果将归零重组,一个新的秩序便会建立。若能等到归墟消散,在因果重组的那一刻抓住机遇,或许有超脱的可能。”

        女娲闻言,忍不住多看了那巨大的漩涡几眼,想想自己修行万载,却仍懵懂无知,不免觉得可笑。通天教主沉声道:“道友,接下来的话,我们回碧游宫去说比较好。”说话间,身边的白雾再次开始涌现了出来,四周模糊之际,女娲心中忽然一动,扭头看向河岸一侧,隐约看见远方似乎站着一个人,目光如剑一般,隔着雾气,穿透过来。

        女娲心神一震,刚要仔细去看,身边雾气骤散,自己依然身处碧游宫中,未曾移动分毫,刚才的一切,仿佛梦幻一般。

        通天教主放下了手中的渔鼓,问道:“看过这一切,道友可还想拿这一场补天的功德吗?”

        女娲沉默良久,想到那条深入河中的因果线,她不由得有些战栗,被天道紧紧拿捏在手里,这让她有种莫名的恐惧。可是就算不要这场补天的功德,难道她就能脱离天道的掌控吗?她苦笑着摇了摇头,想到那笼罩整个河流的巨大归墟,头脑中突然有一点灵光闪过:若能如通天教主所言,抓住因果重组那一刻的机遇,自己便有超脱的机会,那,或许是自己唯一的机会。

        想着,她开口道:“还望道友能借我五色石,女娲不胜感激。”通天教主微微一笑:“五色石我自然可以借与道友,但我有所求,还望道友能够成全。”

        “道友请说。”

        “成就混元时,会有因果之器相伴而生,每一件因果器都有其独特的能力。大师兄证道时,伴生了一副扁拐,举起顶天立地,横担日月山河,拨开乾坤骨体,转出万象森罗,可操纵他人因果线,以此人之因成彼人之果;二师兄证道时,伴生了三宝玉如意,可循因果攻击他人,远隔千里也可一击而中;而随我伴生的,便是这渔鼓,能拨开重重迷雾,看清命运长河,化解因果之力,使尘缘不染吾身。这些因果之器,对于超脱似有莫大帮助。我只想等道友证道之时,借伴生因果器一观,或许能从中窥得超脱之机。”

        女娲毫不犹豫地说道:“好,我若证道,因果之器随道友拿去观摩,绝无二话。”

        通天教主拱了拱手:“那通天便先行谢过道友了。”说着轻弹手指,一枚五彩斑斓的石头出现在女娲面前,悬浮在空中:“此为五色石,道友取毕方之羽,长右之耳,女魃之发,大椿之根,鳌龟之甲,与此物熔炼,炼至熔融,可以之补天。五色石只可使用一次,补天之后,它自会隐去,寻找下一位主人,道友切不可强留。”

        女娲点头称是,将五色石收入袍袖之中。想着那双穿透迷雾的眼睛,她忍不住问道:“道友,我观命运长河岸上,似是有人?”

        通天教主点头,面无表情地说道:“不错,那是守河之人。天道不愿看到有人脱离它的掌控,离开长河之畔,于是选定守河之人,千万年驻守岸边,横跨过去未来,将上岸之人或杀或赶,千万年来,还不曾有人冲破守河人的阻隔,我若要超脱,势必要会他一会的。”

        原来超脱之路,阻碍竟如此之多。天道千方百计的阻止,是在害怕什么吗?女娲心中有一个大大的疑虑,起身告辞,走到宫门前时,她忍不住回头问道:“为何我站在岸上时,觉得无比畅快,竟有着自修道以来从未体会过的轻灵之感?”

        通天教主闻言一笑:“道友可知,那种感觉,正是我如此执迷地去寻求超脱的原因。当我第一次走上河岸时,从岸边的风中带来的这种感觉,至今仍让我难舍难离,不惜为之赴死。我想,这种感觉,叫做自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