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节 (2 / 5)
从吃罢晚饭到现在,他们就在这屋子里翻来覆去地看录象,翻来覆去地寻找对手的弱点,翻来覆去地讨论各种能给球队带来希望的战术和人员调配,然而直到每个人都抽烟抽得嘴唇发乌,茶水也喝得再也品不出茶叶味,也没能真正地解决哪怕一个问题。
一直斜靠在沙发扶手上凝视着电视画面的戴振国突然没头没脑地问:“这个八号,是不是第三张黄牌了?”
郑昌盛看了看电视,点头说道:“是三张了,下轮他停赛。”他在本子上记下这一条,并且在下面勒了一条曲线。这个八号是对手的主力中场,好象踢满了全部四场比赛,他的停赛也许就是个突破口。他努力回忆着这个八号在青岛队里的作用,但是很快他就不得不承认,这个突破口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自己的球队中路突破能力并不强,而且青岛双喜是这个小组里最讲求战术和比赛纪律的球队,完全有能力弥补中路可能存在的危险。他不能不感叹对手的巨大优势,仅凭着战术和纪律这一条,青岛双喜就几乎为自己预订了一张去成都的飞机票啊,更不要说他们的大部分队员打小就在一起踢球,相互间的配合也是这个小组里最默契的——也许是所有乙级队里最默契的,个别位置的**对球队整体实力几乎就没什么影响。
戴振国把目光从电视录象上收回来。青岛双喜所有的比赛录象他们都看好几遍了,不可能再发掘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眼下最关键的还是怎么样针对对手的特点来布置自己的战术和阵容。
他低下头,一页一页慢慢地翻看着自己的笔记。有关青岛双喜的材料密密麻麻足足记了七页,从小组赛开始以来所有上场踢过球的青岛队员的名字、场上位置、特点、习惯动作,到青岛队打进对手球门的八粒进球的简略路线图,唯一一次被对手破门时对手的进攻线路示意图,主教练的技战术习惯,四场比赛里曾经采用过的战术,四场比赛里十次换人名单以及所起的效果,以及他们的前四个对手为对付青岛双喜而制订的战术……
半晌,他冷不丁地又说道:“有五粒进球是下半场进的……”
郑昌盛、孙峻山还有守门员教练都翻起眼皮不解地望着他。这事也值得说道?人家的球员都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能跑能踢的好年华,下半场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能上的优势。
戴振国摩挲着下巴上的胡子茬,皱着眉头说:“他们的韧劲很强啊。”
郑昌盛的嘴角抽动了一下。
孙峻山问:“下半场进五个球和上半场进五个有区别?韧性强又怎么了?”
郑昌盛和戴振国都没理会这个愚蠢的问题,只是拧着眉头盯着各自的笔记本思索。守门员教练便为好奇的总经理解释:“戴指导说青岛双喜韧性强,是说他们的队员和教练不急躁有耐心有条理,这是他们球队走向成熟的表现,也说明青岛队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这种对手最难对付,他不会跟着咱们的指挥棒转。”说到最后他勉强笑了笑。咱们的指挥棒?新时代有指挥棒吗?兴许别人对这场比赛取胜还心有侥幸,但是他却以为平局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不过眼下他还不能把这话说出来。
“哦。”孙峻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马上又焦虑地问,“那,咱们还有办法对付他们吗?”
这个更加愚蠢的问题把守门员教练难住了。他只好假作没听见总经理的话,专注地望着电视画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