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五陵少年 (2 / 4)
等见到成熟,稳重的张骞后,置啬夫为表敬仰,早早的准备好了一桌酒肉,谁知道全便宜了甘父以及沈浪那些**子,张大人偏偏对马夫们手中的锅盔感兴趣。
置,除置啬夫外,还有三四十个打杂的。
毕竟马车,牛车需要维护,马和牛需要饲养。那些马夫,平常习惯了以锅盔糊口,谁知道他们啃锅盔的时候,被张使君看在眼里。
张骞大人居然跑了半条街找老店,结果灰溜溜的又返回了驿站,看来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倒是聪明的置啬夫,从马夫口中打探到不少锅盔由来。
如今面对皇帝面前的红人张骞大人现学现卖,就这么一不小心在张使君面前拔高了自己的形象,等张使君荣耀归来,在皇帝面前替自己美言几句,那就迎娶公主骑马长安不是梦。
对于置啬夫的花花肠子,张骞隔着肚皮完全看不明白,他也没兴趣了解俗气的小官员。置啬夫眉飞色舞,口齿相当的伶俐:
在西府周原,这东西,最早叫做文王锅盔,那是姜子牙钦定的军粮,周文王爷爷率领着大扶风的士兵,士兵们背着烙好的锅盔,在姜太公的指挥下,就这么打赢了商纣王。
后来秦朝更把锅盔发扬光大,老秦人,也就是我爷爷辈那一代,以前都是喂马的奴隶,后来商鞅大人说,只要去当兵,就能改变命运,不用当奴隶,还能有军功,所有人都呼啦啦的争着抢着去当兵,打仗卖命,吃饭的功夫也不愿意耽搁,秦朝将军说一不二,规定时间到不了指定地方,那就是贻误军机,斩立决。
所以那时候的当兵的,都是背着锅盔上路,那时候的锅盔难吃,可个儿大,瓷实,大饼又厚又重,一个五六斤。直径半米,厚度10公分。秦兵一次携带四张饼,在饼中间钻两个眼,牛皮绳过肩一挂,前胸、后背各贴两个,打仗的时候这就是单兵护具,不打仗的时候这就是能吃的盔甲。
话说当年多少老兵,被敌人射上几箭,屁事没有,箭都射在锅盔上啦,**还能反杀,所以以前老秦人打仗,家中必须烙几张锅盔,实实在在的讨个吉利。
张骞拍了拍置啬夫的肩膀,小芝麻官,像蜗牛一样慢慢往上爬吧你。
张骞决定以后要把锅盔的故事讲给汉武帝,然后他就早早的找了张大床睡觉去啦。
反正在驿站中,士兵们难得轻松这段时间,等过了陇西,再往前走就是匈奴人的地盘了,如今还早,张骞自己睡觉,但也不阻拦弟兄们丰富自己的夜生活。
任何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一种气场,一种品格,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气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