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世外散仙 (4 / 4)
张骞拿在手已经迫不及待,对主任说鸡肉熟了,贤主人先吃,我去外面看看那些打猎的兔崽子回来没,刚出大门张骞就打开了卷轴,《匈奴山川形势图》迎面扑来。
苍天在上,几十年前的高人,已经去过漠北匈奴王庭,要自己这样的废物年轻人有什么用,如今的皇帝,和高祖比,也隐约有青出于蓝的苗头,自己要去的何止千里漠北,那是万里之外从未有中国人踏足的大月氏领土。先前辈学习,一路西行,自己也要一路画图。
席间张骞对主人家感恩戴德,不停的劝酒劝肉,煮熟的猪肉,烤好的鹿肉,不间断的往主人托盘安放,可惜人家晚饭没心情多吃,不过看着眼前这些为国出征的年轻人,娄敬的后裔也由衷的高兴,高祖已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甘父对地图什么的不感冒,老子就是从匈奴来的,那里的一切,你们这些汉朝人还有我熟悉,拿一张地图就傻乎乎的忘了自己姓张了,老子跟在你身边跑前跑后,也没见张使君给递过几块肉。
明月走出最高峰,清质悠悠,浮光皑皑,半山的肉味溢满了庭院,站在半山下望,山脚下的好畤县城炊烟升起,几家灯火星星点点,人间毕竟温馨,不知道汉武帝今夜在造孩子还是在谈军事,还是做好自己的事吧,张骞暗暗发誓,不找到大月氏誓不还乡,沈浪在给周猛喂饭,周猛却坚持自己一个手也能吃饭,汉帝国的使团吵吵闹闹,剑指西方。
张骞一行人行了数日,到了扶风县。早有扶风县内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
张骞属于闷葫芦的性子,在右扶风的这个下午,张使君没有说话的心情,众人也都识趣,不打扰张大人研究功夫锅盔,早早的散去各玩各的。
扶风功夫锅盔,早在周文王和姜子牙讨伐纣王的时候,已经被用作士兵军粮。西周时期的西府周原一带,被姜子牙看上眼的,除了各式各样青铜鼎,就是用来烙锅盔的平底锅。功夫锅盔,一个十余斤,颜色金黄,看着就有食欲,在夏天也能保存个十天半月,完全不输给现代的压缩饼干。
这玩意制作方式还挺讲究,面粉加水和成面团后,用老面发酵,然后用胳膊粗的擀面杖,擀成大圆饼,放进平地大铁鏊中,必须再用麦草文火,不间断的烘烧八个小时以上。
张骞找个了秦朝时候就卖锅盔讨生活的老店,没皮没脸的自来熟一样,走进去和店家唠嗑。老人家,我是从长安来的农家弟子,出来行走四方,感觉这天底下最耐吃,最有嚼头的莫过于扶风大锅盔。
店家像看神经病一样看着张骞,都**什么年代了,刘邦的儿子的孙子都当皇帝了,还有人冒充农家弟子,百家中就没几家有出息的,年轻人不学好,学人家搞理论,农家你倒是种地去啊,每天流浪有个锤子用。
张骞看着老人不搭理自己,倒是挺有耐心,自顾自的搬个大板凳坐在店门口,望了望太阳快掉下去的岐山,大山的子孙喽,吃面条啊。
店家确实正在煮面,一大碗汤面,拔两颗小葱,再炒俩鸡蛋,店家坐在小方桌前,看都不看张骞,吸溜吸溜的吃自己的面,小葱的辣味和鸡蛋的清香,搞得张骞再没了掰着啃锅盔的心情。
人家不搭理自己,张骞有点灰头土脸,付账之后,慢悠悠的走回驿站,倒是驿站里面的长官置啬夫给张骞讲了几个事关锅盔的小故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